2006各地试卷诗歌鉴赏题集萃_10.xls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6各地试卷诗歌鉴赏题集萃_10.xls

Sheet3 Sheet2 Sheet1 【答案】:(3)严词表达了心地高洁、凌越世俗的感情。作者以物况人,“白白与红红”,一树花分红、白两色,高标逸韵,独特别致,正是以这“别是东风情味”的红白桃花自况。郑词用对比的手法,明写梅花不择环境“一般开”,暗赞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的高洁品格。(3分) 5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夕 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1)首联写景有何作用?(3分) (2)本诗在用典、想象及倒装方面都有精妙之处,请选择其一作简要分析。(5分) 答:(1)诗歌起笔写景,描绘出一片暮春景色:春水远流,春花凋谢,流水落花春去。以景写情,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光易逝、,岁月无情的感叹。把东风拟人化,但不是春风送我回故乡,而是我在异乡送春归,“送”字表达了诗人凄楚的情怀。落红满地、柳絮漫天的残春景物牵动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忧愁、伤感)。 (2)颔联运用了“庄子梦蝶”的典故,创造出曲折幽深的情境,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尾联暗用范蠡泛舟五湖,归隐田园的典故,“归”还含有归隐田园之意。 作者用“蝴蝶梦”想象梦中回乡的片刻欢娱,“杜鹃啼三更”令人联想游子之心,构成了一片清冷、凄凉、愁惨的气氛,思乡之情顿出! 尾联倒装,意思是说,故乡五湖美好的风光,是没有人和我争的!假如我要回去,便能够回去。是我自己不回去呀!倒装后强调了“自是不归归便得”一语,深刻反映了诗人在政治上走投无路、欲干不能而又欲罢不休的苦闷、彷徨、自嘲、自慰的心理。 56.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微 雨 细 雨 李商隐 李商隐 初随林霭动,稍共夜凉分。 帷飘白玉堂,簟卷碧牙床①。 窗迥侵灯冷,庭虚近水闻。 楚女当时意,萧萧发彩凉②。 注:①“白玉堂”指天宫,“碧牙床”指天空。 ②楚女,指《楚辞·九歌·少司命》里描写的出浴的长发飘飘的神女。 这两首诗都是写雨,但写作的侧重点和表现手法都不同,请简析之。 答:前一首写出了从黄昏到夜晚微雨由初起到落久的情景,重在写下雨的过程;后一首重在勾勒细雨的姿态。 前一首借人的感受作侧面烘托;后一首则全属正面铺写,发挥比喻及想象的功能,将细雨由天上洒落,想明为有如天宫白玉堂前飘拂下垂的帷幕,又象是从天空这张碧牙床上翻卷下来的簟席,想象神女当时的意态,那茂密的长发从两肩披拂而下,熠熠地闪着光泽,萧萧地闪着光泽,萧萧地传送凉意,不就同眼前洒落的细雨相仿佛吗? 附:李商隐《微雨》《细雨》赏析 李商隐写了不少泳物诗,不仅体物工切,摹写入微,还能够通过多方面的刻画,传达出物象的内在神韵。这里举两首题材相近的作品作一点分析比较。 前一首咏微雨。微雨是不易察觉的,怎样才能把它真切地表现出来呢?诗中描写全向虚处落笔,借助于周围的有关事物和人的主观感受作多方面的陪衬、渲染,捕捉到了微雨的形象。开头两句写傍晚前后微雨始落不久的情景。霭,雾气。稍,渐渐。微雨初起时,只觉得它随着林中雾气一起浮动,根本辨不清是雾还是雨;逐渐地,伴同夜幕降临,它分得了晚间丝丝凉意。后面两句写夜深后微雨落久的情景。迥,远。虚,空。微雨久落后气温下降, 人坐屋内,尽管远隔窗户,仍然感觉出寒气透入户内,侵逼到闪烁不定的灯火上;同时,落久后空气潮湿,雨点不免增重,在空寂的庭院里,可以听得见近处水面传来细微的淅沥声。四句诗写出了从黄昏到夜晚间微雨由初起到落久的过程,先是全然不易察觉,而后渐能察觉,写得十分细腻而熨贴,但是没有一个字直接刻画到微雨本身,仅是从林霭、夜凉、灯光、水声诸物象来反映微雨带给人的各种感受,显示了作者写景状物工巧入神的本领。下字也极有分寸,“初随”、“稍共”、“侵”、“冷”、“虚”、“近”,处处扣住微雨的特点,一丝不苟。 如果说,《微雨》的妙处在于避免从正面铺写雨的形态,只是借人的感受作侧面烘托,那么,《细雨》的笔法则全属正铺写,不过是发挥了比喻及想象的功能,同样写得灵活而新鲜。 诗篇一上来打了两个比方。白玉堂,指天宫,相传中唐诗人李贺临死时,看见天上使者传天帝令召唤他上天给新建的白玉楼撰写记文。碧牙床,喻指天空,蔚蓝澄明的天空好象用碧色象牙雕塑成的卧床。这里将细雨由天上洒落,想象为有如天宫白玉堂前飘拂下垂的帷幕,又象是从天空这张碧牙床上翻卷下来的簟席。帷幕、簟席都是织纹细密而质地轻软的物件,用它们作比拟,既体现出细雨的密致形状,也描写了细雨随风飘洒的轻灵姿态。接下来,再借用神话传说材料作进一步形容。楚女,指《楚辞·九歌·少司命》里描写的神女,诗中曾写到她在天池沐浴后暴晒

文档评论(0)

shbky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