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分析理论与实务教学配套课件李中斌第07章公共部门工作分析.pdfVIP

工作分析理论与实务教学配套课件李中斌第07章公共部门工作分析.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工作分析理论与实务 工作分析理论与实务 第7章 公共部门工作分析 第7章 公共部门工作分析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教学目标】 • 理解并掌握公共部门组织设计的原则、影响因素以及公共部门的组织 结构类型,掌握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理解并掌 握公共部门工作分析、工作评价以及人力资源分类管理。 【教学要点】 • 公共部门组织设计的原则和影响因素; • 公共部门工作的评价方法; • 品位分类管理和职位分类管理的区别和评价。 【关键词】 • 公共部门组织 工作评价 海氏评价法 品位分类管理 录 目  7.1 公共部门组织设计  7.2 公共部门工作分析与评价  7.3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分类管理  复习思考题 7.1 公共部门组织设计 7.1.1 公共部门组织类型 公共部门组织按照提供物品(物品)的不同,区分为公共行政组织和公 共事业组织,前者以提供各类公共物品为己任,后者以提供准公共物 品为主。 1.公共行政组织 分类 ① 根据组织权限范围的大小:中央公共行政组织和地方公共行政组织 ② 按照公共权力强制性的大小:强制型行政组织、半强制型行政组织、 非强制型行政组织 ③ 根据组织内部行使最高决策的人数:首长制、委员会制和混合制 ④ 按照功能和作用:  领导机关 咨询参谋机关  职能机关 辅助机关  监督机关 信息机关 7.1 公共部门组织设计 2.公共事业组织 公共事业组织是依照一定的规则(法律法规或有关政策),以独立、公 正为原则,并凭借其特有的功能为社会提供各种服务的组织。 公共行政组织与公共事业组织的关系 联系:以满足社会共同需要作为存在的依据,部门公共事业组织在公共 行政组织的授权下可以履行其部分职能。 区别:  前者具有抽象行政行为,享有决策权,而后者只是执行公共行政组织 做出的决策,一般情况下不具有抽象行政行为;  前者的具体行政行为是无偿的,而后者所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律 上允许收取合理的费用;  前者在履行职能而与行政相对人发生争议的,必须通过行政仲裁或诉 讼的方式解决,而后者在发生争议时则需要进行民事诉讼;  前者中的公职人员的身份为国家公务员,而公共事业组织中公职人员 一般不享受国家公务员待遇 7.1 公共部门组织设计 7.1.2 公共部门组织结构 公共组织结构是指构成组织各要素的配合及排列组合方式。它包括 公共部门组织各成员、单位、部门和层级之间分工协作以及联系、沟 通方式。 1.公共部门组织结构的类型 ① 直线式类型 ② 职能式类型 ③ 直线——职能式类型 ④ 矩阵式类型 7.1 公共部门组织设计 2.公共组织结构的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 纵向结构中的层级被称为管理层次,横向结构中的机构或职位数量被称 为管理幅度。 1.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  管理层次是指公共组织系统划分管理层级的数额。  管理幅度是指直接管辖下属的数额。  两者关系: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成反比例,加 大管理幅度,管理层次会相应减少;相反,缩小管理幅度,管理层次 相应增多。 2.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  下级工作的复杂难易程度  权力模式的影响  下级工作人员的素质 7.1 公共部门组织设计 3.影响管理层次的因素 合理划分公共组织中的管理层次,应该首先本着层次精简的原则,其次 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划分管理层次时应当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 面的问题: ① 分散和减轻无法承受的工作负担问题 ② 管理经费的支持能力 ③ 信息沟通的灵敏程度 7.1 公共部门组织设计 7.1.3 公共部门组织设计 1.公共组织设计的原则 ① 法制化原则 ② 高效运行原则 ③ 完整统一原则 ④ 以人为本的原则 2.公共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 ① 公共组织目标 ② 公共组织环境 ③ 公共组织人员的素质 ④ 公

文档评论(0)

时间加速器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