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疑古_派的学术理路浅析.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_疑古_派的学术理路浅析.pdf

疑古派的学术理路是以批判为宗旨, 打通古今障壁, 填平雅俗鸿沟, 辨析史料 史 书, 分其真伪, 勘定其价值, 厘清 层累地造成的古史的来龙去脉, 还历代 古史观的本来面目。 疑古派不是天外来客, 其学术理路自有长久深厚的历史渊源。它高扬批判精神的大旗, 打倒偶 像, 是 中国史学 辨伪传统与 五四时代科学精神的完美结合。 疑古派自认古史的 建设不是 创造, 而是 恢复其本来面目, 而 破坏只等于扫除尘障。破坏与建设是 一事的两面。 疑古派超 越古代辨伪传统, 直接从丰厚的民俗文化 中获得鲜活的资料、分析的逻辑和思维的灵感。就 疑古 派的 故事眼光与 民俗视角而论, 它之所 疑, 直指 学者们编定的古史。 疑古派在史料学层 面的 辨伪, 价值判断标准并非 一味破坏、打倒, 其精髓正所谓 不立 一真, 惟穷流变。 疑古派的 具体研究成果或被超越, 但其学术理路却与名山事业 一道永存。 疑古派学术理路 故事眼光与 民俗视角 不立 一真, 惟穷流变 所谓学术理路, 是指治史者遵循的治学逻辑、路 径, 所认同的治学重心、目标定位、价值标准, 所依 一、疑古派学术理路的历史渊源 的思维方式和操作方式。学术理路既可以是个性化 疑古派及其 古史辨运动都不是天外来客, 的, 也可以是群体共同遵守的。人们常常议论的学 其学术理路 自有长久深厚的历史渊源。就学术现象 术派别, 其实就是大致遵守相同学术理路的学者的 而论, 疑古与辨伪在中国史学中有悠久的传统。 集合体。就此而论, 学术理路是学术派别形成的内 1934 年, 顾颉刚想作一篇文章, 把两三千年间 在学理依据, 学术派别是学术理路成熟的人格化的 造伪和辨伪两种对抗的势力作一鸟瞰, 使人们明白 群体体现 。疑古与释古, 根 上体现的还 是学术 崔述在辨伪史中的地位。这篇文章的一部分以战 理路的不同。其实, 疑古者之 疑, 身就是对历 国秦汉间人的造伪与辨伪为题发表于燕京大学史 史的一种释, 而释古者之释, 哪一条又不是缘 学年报第二卷第二期, 后收入古史辨第七册。四 于对既往古史及其认识成果之 疑呢? 文拟对 疑古派的学术理路问题略谈浅见, 不当之处, 敬祈 参见何晓明学术理路与史学生态, 学术 月刊2008 年第 5 方家指正。 期。 中国学术史研究 119 十多年后的 1980 年, 顾颉刚才在学生王煦华的协助 论, 疑古派更是中国史学辨伪传统与 五四时 下, 继续这篇文章的写作。但是, 直到顾颉刚逝世, 代科学精神的完美结合。 文章也没完成。顾颉刚先生逝世后, 王煦华根据遗 关于 古史辨运动的思想来源, 1926 年, 顾颉 稿, 尽量遵照顾颉刚的原意, 联缀补充成文, 这就是 刚在古史辨第一册自序里的说法是, 自己上古 顾颉刚撰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一书的附录中国辨 史靠不住的观念的来源有四: 一是从刘知幾至崔述 伪史略。 的辨伪传统

文档评论(0)

wsh12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