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表达技巧 之抒情方式 (05 全国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存在问题 缺少文化积淀,没有一定的诗歌鉴赏术语储备,答题“踩”不到点上。 脑中有一点诗歌鉴赏术语,但不能准确、规范的运用诗歌鉴赏术语,答题思路很混乱,不易得分。 教学目标 掌握诗歌的抒情方式 学会运用必备的答题技巧有条理的答题 这首诗歌运用了何种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是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先秦诗歌和后来的乐府民歌直抒胸臆的较多。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 因事缘情 借事抒情 (05 全国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1)这首诗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2)四句诗一句一景,通过写城下的茂盛的野草,随意流淌的泉水,无人欣赏落花和鸟鸣,营造出寂静、空旷、荒凉的意境,抒发了诗人感伤之情。 (3)本诗句句是景,但句句含情,具有良好的艺术效果。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清人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鹧鸪天 室人降日① 以此奉寄 元 魏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注] ①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参考答案 这里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 作者通过写满眼的山林,夕阳残照,和归家的乌鸦这一组意象,渲染了一种悲凉孤寂的氛围,抒发了自己思归之情。 其中,归巢的乌鸦与自己的不能归家形成强烈的对比。 少年游 早行 林 仰 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山径人稀,翠萝深处,啼鸟两三声。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溪流水,都做许多情。 ?? ????(3)词的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又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3分) ?? ??? 参考答案 词的下阕表现了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 有直接抒情,如“心共马蹄轻”中的“轻”字,体现了环境尽管霜重天冷,但诗人心情轻松。 有间接抒情,是寓情于景,因为自己心情愉快,使得青山流水皆有情,令人赏心悦目。 谢谢 大家! (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情和景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4分) 借我慧眼 读懂试卷语 答题要点: (1)该诗采用了……抒情方式 (2)作者通过写……内容,营造了……氛围,抒发了……感情 (3)起到了……效果或有……好处 条理清晰 表述严密 明人陈继儒在《唐诗三集合编》中评此诗:“四句说尽荒凉,却不露乱离事,妙。” ?????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 提问变体: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这首诗无一“情”字,却处处含“情”,试分析本诗抒情的特色。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本诗的景物描写与作者情感是否协调 万变不离其宗 做一做,比一比,同不同? (2)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感情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1)“红叶青山”乍看不协调,是因为本诗用了“以乐景写哀情”手法 (2)“红叶”“青山”看似色彩艳丽,但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力反衬。景色越美,越觉得离愁的难耐。 (3)这种以乐写哀的手法,更增添了哀伤的情绪。 (2) “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 真题演练(06年江苏卷) 答: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运用的是反衬手法。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6分)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3分) 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虹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从其他角度(如互文手法)回答,言之成理也可。 06年福建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 晓上空泠峡① 王罔运② 猎猎南风拂驿亭,五更牵缆上空泠。 惯行不解愁风水,瀑布滩雷只卧听。 [注]①空泠峡:在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上。②王罔运(1832 1916),近代著名诗人。他早年怀有远大的敢治抱负,然而屡遭控诉,于是绝意仕进,归而授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