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J2D
试论古代农业俗词语在汉语
词汇史研究中的地位
化振 红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210097)
摘要:古农书语言整体上比较贴近现实口语,语料的时代性容 易把握。其中的农业俗词、俗语准确地反
映了不同阶段农业发展的真实水平。农业俗语的演变体现了汉语词汇发展的继承性,农业俗词的演变体现 了
汉语词汇发展的相异性。农业俗词语研究的重点是常用词替换和词的理据性。农业俗词的成词理据中蕴涵着
丰富的民众习俗、社会心理、地域方言等信息,大多数农业俗语浓缩了传统农业的精华,有助于解决当前的
部分农业 问题 。
关键词:古代农书;农业俗词;农业俗语 ;成词理据
中图分类号:H10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7—0246 (2013)l1—0120—07
近 20年来,俗词语研究逐渐成为汉语词汇史最重要的学术领域 。除了研究方法、手段的不断更
新,新语料的开拓和挖掘也受到了广泛关注。①在数千年的中国古代社会中,传统农业享有超越一切
行业的优势地位,因而产生了卷帙浩繁的古代农书:王毓瑚 《中国农学书录》收录与农业生产直接
有关的农书541种,存留至今的300余种 ;王达统计的明清农书达 1383种 。②数量众多的历代古农
书,比较准确地反映了汉语不同阶段的面貌。其中蕴涵的农业俗词、俗语,足以为汉语史尤其是词汇
史提供多方面的可靠证据。但是,在实际研究中,很少见到对农业俗词语的专题讨论,也很少有人思
考 《齐民要术》之外其他农书的词汇问题。与历代古农书巨大的语料价值相比,这种局面无疑是令
人遗憾的。本文拟就古代农业俗词语相关问题进行一些初步探讨,希望能够引起对历代古农书语料更
多的重视
历代古农书的语料特点
一 般说来,古代史书、散文、诗歌等作品的语言比较典雅规范,农书的语言更为贴近各个时期的
现实语言,整体上呈现出明显的口语化倾 向。古代农书主要记载农业生产技术、生活知识等内容,目
的是让普通民众很好地理解并运用到生产、生活实践之中。农书的读者多为文化水平较低的农 民,因
此,最恰当的语体显然是各阶段的现实 口语,或者贴近 口语的书面语,而不是过于典雅的书面语。一
部古农书能否流行 、流传多久,固然有多方面原因,如科学性的高低、与社会认知水平的契合度等,
但是,语言通俗化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影响较大的古农书,如 《齐民要术》、 《四时纂
要》、 《王祯农书》等,整体上都是相当通俗的。词汇的通俗化意味着吸收了大量的现实口语成分,
基金项 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 目 (12BYY08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 目 (IOYJA740033)。
作者简介:化振红,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中古近代汉语词汇。
① 这里所说的 “新语料”,既包括新m土的或者新发现的文献材料,也包括那些传世虽久却从未或很少被学者们使用的文献材料。
② 王毓瑚:《中国农学书录》,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王达:《中国明清时期农书总 目》, 《中围农史》2000年第 1期。
试论古代农业俗词语在 汉语词汇史研 究 中的地位 121
包括一般 的口语词和带有农业色彩的俗词 、俗语。后者就是本文的 “农业俗词语 ”。
作为词汇史的研究语料,除了语言通俗化,古农书另外一个比较突出的优点是语料的时代性容易
把握。准确判断语料的时代是汉语史研究的前提条件。如果语料断代出现偏差,词汇史、语法史、语
音史的结论很可能就是错误的,至少也是值得怀疑的。太 田辰夫把古代语料分为同时资料和后时资
料。前者指内容和外形 (即文字)产生于同一时期的资料,如甲骨、金石 、木简、手稿等;后者指
外形的产生晚于内容、经过转写转刊的资料。① 毫无疑问,同时资料是最有说服力的语料。在同时资
料不足征的情况下,才会使用后时资料。按照太田的划分,传世文献基本上属于后时资料,研究之前
必须对其时代性进行鉴别。由于古代文献的传承情况极为复杂,语料的断代也就成了一个相当棘手的
问题 。目前,基本上采用宏观把握 、微观分析的方法:讨论某部文献之前,先对其产生时代有一个总
体判断;涉及其中的特定语料时,再根据词汇、语法、文字等因素进行最终判断。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三一SY235C9I2KS维护保养手册.pdf VIP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PPT课件.pptx VIP
- 陶瓷原料及配方基础.ppt VIP
- 茶小绿叶蝉的防治课件.pptx VIP
-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7588-2003.docx VIP
- 2023民航特种车辆操作工民航特种车辆操作工试卷(练习题库).docx VIP
- IEC 60840-2004 额定电压30kV(Um=36kV)以上至150kV(Um=170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试验方法和要求(中文).pdf VIP
- 22G101 三维彩色立体图集.docx VIP
- 混凝土混凝土.ppt VIP
- 沈萍微生物课件第3章b.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