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九寨国际旅游区生态功能保护研究.pdfVIP

四川大九寨国际旅游区生态功能保护研究.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2004年 12月第 24卷第 4期 四川地质学报 Vo1.24No.4Dec.,2004 四川大九寨国际旅游区生态功能保护研究 郭建强 (四川省地质公园与地质遗迹调查评价 中心,四川双流 610213) 摘要:大九寨国际旅游区位于四川阿坝州东北部,包括九寨沟、松潘、若尔盖和红原四县范围。集中了以九寨 沟层湖瀑叠景观、黄龙边石坝彩池景观、高寒湿地帚观等为代表的中国西部旅游资源优势。但随着旅游业的快速 发展 ,生态功能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威胁,部分景观开始退化、消亡。为此,本文对其生态环境现状、生态功能进行剖 析,探讨保护 目标和对策,做到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 关键词:生态环境;景观变化;生态功能;保护对策;大九寨 国际旅游区 中国分类号:X1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6—0995(2004)04—0233—04 大九寨国际旅游区地处四川省北部高原,阿坝州东北部,主要包括九寨沟县、松潘县、若尔盖县和红原 县,面积32320.9km2,人13约22万人。南距成都300km余,北距兰州500km余。位于核心景区的九黄机 场于2003年9月28日正式通航,标志着国际旅游时代的到来。 大九寨国际旅游区荟萃了世界上独具特色的景观资源。规模宏大、造型奇特的高寒岩溶景观的九寨沟、 黄龙、仙神池、牟尼沟,被誉为 “童话世界、人间瑶池”,而列人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绿茵如毯、牧歌悠扬的若尔 盖高寒湿地,“宇宙中庄严幻景”九曲黄河第一湾,壮美的森林、峡谷、雪峰、温泉,风光无限。融人的藏羌风 情、浩翰的藏传佛教和悲壮的红军长征史诗等人文景观,更增添了无穷魅力。开发建设大九寨国际旅游区, 使之成为四川省与世界接轨的通道和窗31,以及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都具重要意义。但本旅 游区是环境和文化易受破坏的地区,其生态环境脆弱,承载力有限。随着九寨、黄龙旅游的快速发展,生态功 能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威胁,导致旅游资源不断耗损,致使部分景观退化、消亡。为此,在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同 时,必须注重景观资源与其所处区域的整个生态系统的保护,使之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1 生态环境现状与评价 大九寨区内生态环境复杂多样,随山势海拔的变化、水热条件及地貌条件的变化,生物资源呈现立体分 布规律,相应的生态环境也随山势增高呈现河谷人居农业一农牧一林一牧的变化趋势,而显示不同的特点。 1.1森林生态 森林是区内生态系统的主体,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功能区,也是成都平原的生态屏障。区内的森 林经历了历史上人类长期采伐,从明朝洪武以前的莽莽原始森林,到20世纪初,森林覆盖率下降到40%左 右,至20世纪70年代末,则下降到 18.8%。加之近代人为在低缓坡地带毁林开荒,农耕农牧,导致现存森 林主要分布于海拔2600--3700m的地带,并呈碎块状或孤岛状分布。 在高山峡谷区森林线之上,以山地灌丛草甸和亚高山灌丛草甸为主,属莎草、蓼科、禾草型。但由于自由 放牧和过度放牧,造成土层破坏,植被生长条件受到影响,草地严重退化,草层变低变矮,生长稀疏,部份为红 白灌丛或带刺灌丛所衍替,表明生态环境处于恶化发展态势。于由森林生态环境恶化,导致灾害频繁。 1.2湿地生态 湿地集中分布于若尔盖。据统计数若尔盖红原两县载畜量超标44.44%,而实际畜数还应高出15%~ 30%。过牧超载给天然草地带来了严重破坏,使之鼠害严重与草原荒漠化。仅若尔盖县在 1996年,沙地面 积 1249hm ,沙化草地面积7771hm ,合计902Ohm2,至2000年为止,沙地面积 5086hm2,增加 307.2%,沙化 草地面积 31692hm2,增加 307.8%。年平均沙化递增率达到4.22%,草地沙化加剧。 收稿 日期:2004—04—23 作者简介:郭建强(1963一),男,四川温江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地质公园调查、评价、规划,以及生态地质研究 233

文档评论(0)

人生新旅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