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琪专栏2.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舒琪专栏 | 永远有电影一切都是电影 标签:电影?吕克·戈达尔?布罗迪 戈达尔的传记《一切都是电影:让- 吕克·戈达尔的创作一生》近日刚刚在美国出版。由于作者理查德·布罗迪与戈达尔没有私交,书中“评”的部分多于“传”。但这仍是一部观点独特的电影人评传。   一切都是电影戈达尔的传记《一切都是电影:让- 吕克·戈达尔的创作一生》近日刚刚在美国出版。由于作者理查德·布罗迪与戈达尔没有私交,书中“评”的部分多于“传”。但这仍是一部观点独特的电影人评传。舒琪专栏 | 永远有电影本周乐事:美国影评人兼《纽约客》杂志编辑理查德·布罗迪(RichardBrody)那本预告了起码三年的戈达尔评传,《一切都是电影:让- 吕克·戈达尔的创作一生》(Everything Is Cinema:TheWorking Life of Jean-Luc Godard,纽约Metropolitan Books,2008)终于出版了!我第一时间在网上订购,今天空运抵港,现在就在我的电脑旁边。书沉甸甸的共720页,比五年前出版、科林·麦卡贝(ColinMacCabe)原著的《戈达尔:七十岁艺术家的肖像》(Godard:A Portrait Of TheArtist At Seventy,纽约Farrar,Straus andGiroux,2003)还要多出288 页!无独有偶的是,麦卡贝的著作也刚被国内的新星出版社翻成了中文。这家出版社最近一口气翻译了五本都来头十足的电影导演传记与访谈,除戈达尔外,分别是《波兰斯基回忆录》、《异端的影像:帕索里尼谈话录》、《西部里程碑:约翰·福特的生命与时光》和《弗里茨·朗:狂野的本性》,似乎有意与另一家也颇锐意开拓电影译作市场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一较高下,值得留意。   回说《一切都是电影》。一切源自2000 年布罗迪代表《纽约客》前往瑞士罗勒访问戈达尔(戈达尔与他的女友拍档安妮- 玛丽·米耶维尔Anne-MarieMiéville 在那里工作并定居已接近四十年)。布罗迪忆述他出发前跟朋友提起访问戈达尔时,后者竟十分惊讶:原来他们都以为他早已死去。戈达尔在1965年拍摄的《阿尔法城》(Alphaville)里,有这样的一段情节:片中的特务主角莱米是名浪漫的个人主义者,被指过时及宿命:“你会比死更难受。(因为)你将成为一个传奇。”没想这个预言终于由影片的作者自己实现了。曾几何时,在他的处女作《断了气》(即《筋疲力尽》)里,戈达尔才透过片中的一名作家角色,豪气干云地讲过一句名言: “(在死亡与不朽之间,我选择)死去,然后成为不朽!”短短五年后,却似穿过人间,看透世情。布罗迪见到戈达尔时,拿了一幅从《纽约客》里剪存的卡通给他看。(《纽约客》最出名的,不是名家的文章,而是穿插其中的卡通)。漫画里是一头穿上西装的独角兽,坐在办公桌前打电话。文字说明是:“这些有关我不在世上的谣言,叫我汇集资金十分困难。”很明显的,他是在自嘲。   对于戈达尔被世人逐渐遗忘的事实,布罗迪很感概。他说得很正确:电影历史上,只有两名导演可以像戈达尔般,第一部作品就把电影的面貌完全改变。他们是拍《国家之诞生》(Birthof a Nation,1915)的格里菲斯(D.W.Griffith) 和拍《公民凯恩》(CitizenKane,1941)的奥尔森·威尔斯(OrsonWelles)。后二者的结局都是被流放国外。布罗迪彷佛看到戈达尔的命运也会一样,他把事后的那篇访问题作:《放逐天堂》(An Exile in Paradise)。   书刚到手,才读了它的序与首二章,很难准确地鉴定它的优劣。但从那五十多页的内容而言,起码可以说的,是作为一部评传,理查德·布罗迪似乎倾向“评”多于“传”。这点是可以理解的。正如乔纳森·卢森堡(JonathanRosenbaum)在《村声》周刊的书评指出,替知名电影人写传,大都会面对一个难题,就是一部电影牵涉的团队往往太大,更何况是个拍过数十部电影的人,要深入采访他们台前幕后的合作者,逐一细数电影人的终生成就,无可避免地将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跟科林·麦卡贝相比,布罗迪最吃亏的地方,就是没有麦卡贝与戈达尔的深厚私交,这使得他的资料搜集再怎样丰富,最终还是缺乏了戈达尔的第一手材料。(事实上,他在2000 年采访戈达尔时,最后是被戈达尔突然中断的——跟戈达尔吃过晚饭后的第二天早上,他回到戈达尔的工作室,竟发现落地玻璃窗都被拉上了窗帘,上面贴了一张给他的字条:“戈达尔说他不能继续接受访问,因为那‘不是一个真正的讨论’,而且‘焦点含糊不清’。”)或许正是这个原因,麦卡贝花了几近其著作四分之一的篇幅,缕述戈达尔自童年迄拍摄《断了气》为止的三十年时光(他的formative years),布罗迪却只用了不及十四分之一。卢森堡认为,他在中段用了很大力气

文档评论(0)

书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