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娘惹博物馆的故事.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槟城娘惹博物馆的故事

赎骨

那座百年娘惹老宅的砖缝里,藏着曾祖母的婚戒。

每到午夜,南洋闷热的空气中会传来她哼唱的班顿民谣。

直到我在镜柜深处发现她发黄的日记:

“他永远不知道,我用毒槟榔汁保护了这座房子...”

那枚戒指,是在西侧外墙,靠近一丛疯长的九重葛的墙根砖缝里找到的。

正午刚过,槟城的阳光烈得像要把一切融化,空气黏稠得能拧出水来。我叫林琪,这座被当地人称作“蓝屋”的百年娘惹老宅现任的、也是最不情愿的看管人。我正在做的,是曾祖母时代就传下来的、每季度一次的例行检查——查看老宅斑驳的外墙是否有砖石松动。汗水顺着额角滑进眼睛,刺得生疼。就是那一瞬间的模糊,让我瞥见那几近被苔藓和泥土封死的缝隙里,有一丝极微弱的、与周围黯淡青灰截然不同的流光。

鬼使神差地,我蹲下身,用手指,后来找了把小镊子,小心翼翼地剔除那些湿冷的淤泥。一枚戒指悄然脱落在我摊开的掌心。

那不是时下流行的款式,沉甸甸的,带着岁月的温润。戒面是浓艳欲滴的帝王绿翡翠,椭圆形状,四周以繁复的金工镶嵌,缠绕着细密的金丝,勾勒出凤穿牡丹的古老纹样。黄金的部分已经因氧化而有些黯沉,但那股子来自旧时代的、雍容华贵的气韵,却穿透了时间的尘埃,扑面而来。翡翠在烈日下折射下折射出幽深的光,像一只凝固了的、祖母绿色的眼睛,静静地注视着我这个陌生的后人。

这是曾祖母林秀娘的戒指。家里留下的老照片上,她端坐在酸枝木椅上,神情肃穆,这枚戒指就戴在她右手无名指上,与她身上刺绣精美的可巴雅(Kebaya)长衣和沉香的珠饰相得益彰。

老宅是标准的峇峇娘惹风格,中西合璧。欧式的廊柱与中式的飞檐翘角奇妙地融合,墙壁是那种被称为“印度蓝”的靛青色,虽已褪色,依旧难掩昔日的风采。门楣窗棂上,是工匠呕心沥血雕出的百鸟朝凤、八仙过海,贴着的金箔早已剥落,只剩下些许残存的痕迹,诉说着曾经的辉煌。室内的布置更是极尽奢华之能事,维多利亚式的玻璃吊灯下,是明代的红木家具;英国的骨瓷餐具旁边,摆着马来半岛的锡器;墙上挂着身穿清朝官服的祖先画像,也挂着色彩鲜艳的娘惹珠绣。

而我,一个在吉隆坡长大的、习惯了都市便捷与喧嚣的所谓现代青年,却被一纸遗嘱困在了这里。父母早逝,我是由城里工作的叔叔带大的,对这座象征着家族根源的老宅,除了童年时几次短暂拜访留下的模糊印象——无非是阴凉、空旷,以及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压抑感——再无更多感情。接手管理它,于我而言更像是一份不得不完成的任务,一种沉重的负累。这里的空气都凝滞着过去的气息,让我浑身不自在。

我把戒指带回房间,用软布仔细擦拭干净,然后放进了曾祖母卧室那个巨大镜柜的一个空抽屉里。那间卧室,我一直保留着原样,一种莫名的敬畏让我不敢轻易改动。镜柜是黑檀木的,镶着玳瑁壳和珍珠贝母,镜子因为水银老化,照出来的人影总有点朦胧变形。

发现戒指的兴奋感很快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更深的烦闷。这老宅太大了,维护它的费用像个无底洞。叔叔在电话里电话里不止一次提过,已经有开发商看中了这块地皮,开出的价码足够我在吉隆坡舒舒服服过上大半辈子。卖掉,似乎是最理性、最轻松的选择。

夜晚如期而至。热带的海风并没能驱散白日的积热,反而带来了丰沛的水汽,酝酿着一场夜雨。我躺在硬邦邦的古董大床上,辗转反侧。窗外,芭蕉叶宽大的影子在风中摇晃,像是幢幢鬼影。

就在半梦半醒之间,一阵若有若无的声音飘进了我的耳朵。

起初以为是风声,或者是隔壁家电视的杂音。但那调子越来越清晰,是一个女人的声音,在用一种古老的马来民歌——“班顿”(Pantun)的韵律,轻轻地哼唱着。嗓音算不得清脆,甚至带着点沙哑,旋律婉转曲折,哀伤而缠绵,像一根冰冷的丝线,缠绕着夜的静谧。

“……鸟雀归巢栖红树,(Burungterbangpulangkesarang)”

“郎君远行无归路……(Jauhdimata,dekatdihatiyangpilu)”

断断续续,听不真切完整的词句,但那腔调里的思念与悲切,却丝丝缕缕地渗进心里。我一个激灵,彻底清醒过来,浑身的汗毛都立了起来。

是谁?

我猛地坐起,按亮床头灯,心脏怦怦直跳。侧耳倾听,那歌声却消失了,只有雨点开始滴滴答答敲打窗棂的声音。是幻觉吗?还是附近的哪个老人深夜怀旧?可这四面厚实的墙壁,邻居家的声音怎么可能如此清晰地传到内室?

接下来的几晚,只要夜深人静,那歌声便准时出现。总是在午夜前后,总是在我将睡未睡之际。它仿佛就萦绕在老宅的核心,在天井,在楼梯拐角,在那间紧闭的曾祖母卧室门外。我开始害怕夜晚的到来,开着灯睡觉,但那歌声依旧会钻进我的脑子。

与此同时,一些难以解释的细微变化也开始出现。

明明记得睡前关好了厨房的窗户,早上却发现虚掩着一条缝;走廊尽头那个总是摆放端正的青花瓷瓶,第二天会发现微微偏离了原来的位置;空气中,偶尔会飘过一丝极其淡雅的、属于某种早已停产的古老香水的味道,那

文档评论(0)

卤蛋上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坚持上传各类文章,资料,努力努力,加油加油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