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准确、有感情地诵读词作,把握词的节奏和韵律。
*帮助学生理解词作中重点词语、典故的含义,疏通文意,整体把握词作内容。
*指导学生分析词人通过意象营造的意境,理解词作所蕴含的深沉情感。
*引导学生品味姜夔词“清空”、“骚雅”的艺术特色,学习情景交融、对比、用典等表现手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在吟诵中初步感知词的意境和情感。
*运用情境创设、问题探究、小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深入文本。
*鼓励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和词人经历,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引导学生将《扬州慢》与其他咏史怀古或表现家国哀痛的诗词进行比较阅读,拓宽视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词人对扬州昔日繁华的追忆和对今日残破的痛惜,体会其中蕴含的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兴亡之感。
*理解词人面对山河破碎时的黍离之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和平的珍视。
*欣赏姜夔词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词作通过今昔对比所展现的扬州的兴衰变化,把握词人“黍离之悲”的核心情感。
*品味词作中关键意象(如“荠麦”、“废池乔木”、“清角”、“红药”等)的象征意义及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2.教学难点:
*体会姜夔词“清空”、“骚雅”的独特风格,理解其情感表达的含蓄蕴藉。
*理解词中典故(“豆蔻词工”、“青楼梦好”、“桥边红药”)的含义及其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引导学生深入感受词人在清冷意境中所寄托的深沉悲慨。
(三)课时安排
1-2课时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情境创设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约5分钟)
*(播放扬州相关图片或视频,昔日繁华与今日想象中的残破对比)
*提问:同学们,提到扬州,你们会想到什么?(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如“烟花三月下扬州”、“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等)
*教师小结:扬州,自古便是繁华胜地,文人墨客流连忘返。然而,南宋初年,金兵的铁蹄踏碎了这座城市的繁华。今天,我们就一同跟随南宋词人姜夔的脚步,走进他眼中的扬州,感受一首《扬州慢》背后的黍离之悲。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约5分钟)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著名词人、音乐家。其词格律严密,清空峭拔,幽远蕴藉,自成一派,世称“白石词”。
*写作背景: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冬至,姜夔路过扬州。此时的扬州,经历了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南侵的浩劫,虽已时隔四十余年,但战争的创伤仍清晰可见。词人目睹残破景象,抚今追昔,遂作此词,抒发兴亡之感。
*解题:“扬州慢”是词牌名,为姜夔自度曲。“慢”词,曲调舒缓悠长,适宜表达深沉复杂的情感。
三、初读感知,疏通字词(约15分钟)
1.听范读:播放配乐朗诵或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字音、节奏、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把握词的语气。
*重点字词正音:荠(jì)麦、戍(shù)角、渐(jiān)黄昏、霁(jì)雪、豆蔻(kòu)、桥边红药(yào)
3.指名朗读,师生点评:纠正读音,指导节奏停顿(尤其注意上阕“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和下阕“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等处的语气和停顿)。
4.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同桌互助,理解词作大意。教师针对学生疑问进行点拨。
*重点词语解释: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荠麦青青、废池乔木、胡马窥江、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波心荡、冷月无声、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四、再读入境,把握情感基调(约15分钟)
1.学生有感情地齐读:思考:这首词的整体情感基调是怎样的?(悲凉、凄清、感伤、沉痛等)
2.梳理词作结构,概括上下阕内容:
*上阕:描绘扬州劫后荒凉残破的景象,抒发“黍离之悲”。
*下阕:化用杜牧诗意,进一步对比今昔,表达抚今追昔的深沉感慨和无限怅惘。
3.问题探究(上阕):
*词人初到扬州,看到的是怎样的景象?(“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空城”)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一句,“厌言兵”的主体是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废池乔木;拟人;物犹如此,人何以堪!深刻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人们对战争的极度憎恶与恐惧。)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营造了怎样的氛围?(凄凉、萧瑟、寒冷、死寂的氛围)
五、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约10分钟)
1.小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