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 教案 中职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下册(内嵌音频+视频).pdfVIP

咏怀古迹 教案 中职高教版语文基础模块下册(内嵌音频+视频).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完美版

《咏怀古迹》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理解诗中塑造的昭君形象。

2.赏析诗句,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通过讨论唤起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关注及思考。

学习方法:研讨法、诵读法、讨论法

知识链接

1.昭君其人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晋代因避司马昭之讳,称她为明君

或明妃。昭君自小天资聪颖,多才多艺,琴棋书画,吟诗作赋,无一不精,尤其擅长弹琵

琶,加之美貌如花,所以年方二八就以秀女身份被挑选入宫。而当时从全国各地挑选入宫

的美女数以千计,汉元帝无法一一见面,便命画师毛延寿画像。昭君因自恃貌美,不肯贿

赂毛延寿,毛便在她的画像上点了一颗丧父落泪痣。昭君因此被贬入冷宫3年,无缘面

君。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来汉朝,对汉称臣,并请求和亲,以结永

久之好。汉元帝尽召后宫妃嫔,昭君挺身而出,慷慨应诏。元帝大惊,不知后宫竟有如此

美貌之人,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传说“昭君出塞”时行于大漠途中,悲怀于自身命运

和远离家乡,因而在马上百无聊赖,弹《出塞曲》,而天边飞过的大雁,听到曲调的幽怨和

感伤,肝肠寸断,纷纷掉落在地。“沉鱼落雁”中的“落雁”由此得名。

中国古代有一副形容四大美女的对联,叫作“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闭

月、羞花、沉鱼、落雁”是一个个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

故事。“羞花”,说的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沉鱼”,讲的是西施浣沙时的故事。“落

雁”,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昭君的故事,成为我国历史上流传不衰的民族团结的佳话,同时,昭君出塞、身死塞

外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常咏叹的题材。

2.《咏怀古迹》五首简介

诗体:一组七言律诗,共五首;

内容:缅怀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主旨:借古迹古人抒发自己的心怀。

学习过程:

一、预习检测

学生活动一:

1.文学常识填空

杜甫,字,代伟大的主义诗人,被后世诗家

尊称为“”,与合称“”,其诗显示了唐代

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杜诗风格多样,而以

为主。

2025年完美版

2.解释诗句中的词语,准确理解诗意。

①明妃:即王嫱、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

妃。昭君村在归州(今湖北秭归县)东北四十里,与夔州相近。

②尚有村:还留下生长她的村庄,即还有古迹之意。尚:还。

③一去:一旦,一经。指昭君一经离开汉宫,远嫁匈奴后,从此不再回来,永远和朔

漠连在一起了。

④省”:读作shěng,教材作“曾经”解。关于“省”,注释纷纭,莫衷一是,有作

“减”“少”解,也有作“略”“不”解。无论哪种解法,这句诗讽刺了汉元帝只看画图不

看真人的昏庸。

⑤“空”:徒然。

⑥“春风面”:通感手法,将视觉移于感觉,写昭君颜容之美丽。

⑦“环珮”女子佩戴的饰物,用来借代昭君。

二、初读感知

学生活动二:

1.请在原文中找出点明主旨的那个词语。并说说这首诗写的什么内容。

明确:主旨落在怨恨二字。“一去”,是怨的开始,“独留”,是怨的终结。作者既同情昭

君,也感慨自身。

2.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是不是一开始就写她的怨恨?(明显不是)写什么?(写

景)写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明确:“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

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赴”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

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3.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在

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明确:不同意。常言道:地灵人杰,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才孕育出

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原创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AutoStudio专业II级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32134223000005
领域认证 该用户于2025年02月05日上传了AutoStudio专业II级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