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润滑保养合作协议标准协议条款.docxVIP

设备润滑保养合作协议标准协议条款.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设备润滑保养合作协议标准协议条款

作为在设备维护行业摸爬滚打十余年的“老机务”,我太清楚润滑保养对企业意味着什么——它不是简单的“加点油”,而是设备健康的“日常体检”,是避免停机损失、延长设备寿命的关键环节。这些年,我见过太多企业因润滑协议不规范吃哑巴亏:要么服务方敷衍了事,设备磨损加剧;要么权责不清,出了问题互相推诿。今天,咱们就从一线实操经验出发,把“设备润滑保养合作协议”的标准条款掰开揉碎讲明白,让合作双方都能心里有底、脚下有路。

一、协议背景与目标:为什么要签这份协议?

设备润滑保养,往小了说,是给齿轮、轴承“喝口好油”;往大了说,是企业设备管理体系的核心模块。我服务过的一家制造企业,曾因润滑剂混用导致生产线停机48小时,直接损失超百万;也见过另一家企业通过规范润滑保养,把一台进口注塑机的使用寿命从8年延长到12年。这些案例让我深刻意识到:专业的润滑保养需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而合作协议正是双方信任的“定盘星”。

本协议的核心目标有三:一是明确服务内容与标准,避免“口说无凭”;二是界定双方权责边界,减少纠纷隐患;三是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让设备始终处于“健康态”。打个比方,这份协议就像设备维护的“交通规则”,有了它,甲乙双方才能在合作路上“不越线、不抛锚”。

二、合作内容:服务范围与技术标准

(一)服务范围:哪些设备、哪些环节要管?

合作范围需具体到“台套”和“点位”。举个实际例子,某企业的合作协议中明确:“乙方需对甲方车间内3条生产线共12台设备(含型号为XX-200的注塑机5台、型号为YZ-300的冲床4台、辅助运输链3条)的所有润滑点进行保养,具体润滑点清单见附件1。”这里的关键是“可量化、可核查”——设备清单要附具体型号、位置;润滑点要标注数量(比如某台注塑机有8个润滑点)、类型(脂润滑/油润滑),甚至部分精密设备要标注“关键润滑点”(如主轴轴承),这类点位需额外增加检测频次。

(二)技术标准:怎么做才算“达标”?

润滑保养不是“填满油箱”就行,必须有一套可执行的技术流程。根据我参与制定的行业规范,标准流程通常包括“清洁-检测-加注-记录”四步:

清洁:服务前需用专用清洁剂清理润滑点周边杂质,金属表面清洁度需达到ISO16232-4标准(即目视无可见颗粒,白纱布擦拭无明显污渍)。我曾见过服务方图省事直接加油,结果把灰尘一起带进轴承,三个月后轴承就报废了,这一步绝对不能省。

检测:加注前需检测三项核心指标:一是润滑剂残量(如油位需低于最低刻度线时才补充),二是旧油状态(用便携式油质检测仪检测水分、颗粒度,若水分超标需先排旧油),三是设备运行参数(如轴承温度、振动值,异常时需立即反馈)。

加注:必须使用协议约定的润滑剂(品牌、型号、规格见附件2),加注量误差不得超过±5%(精密设备误差≤±2%)。比如某冲床的连杆轴承规定加注300g锂基脂,实际加285g或315g就不合格。

记录:每次服务需填写《润滑保养记录表》,内容包括时间、操作人、设备编号、润滑点位置、加注量、旧油检测结果、异常情况说明。这份记录不是“应付检查”,而是设备健康的“病历本”,未来故障分析全靠它。

三、双方权责:分工明确,才能合作顺畅

(一)甲方(设备使用方)的责任:“我能为你提供什么支持?”

甲方不是“甩手掌柜”,需为服务方创造必要条件。比如:

提前24小时提供设备运行状态(如是否处于检修期、有无历史故障),避免乙方“白跑一趟”;

服务期间安排专人配合(如打开设备防护盖、提供照明),我曾遇到甲方没留人,乙方在车间等了2小时,耽误了后续计划;

提供安全作业环境(如断电挂牌、佩戴防护装备),毕竟设备运转时加油很危险;

收到《润滑保养记录表》后48小时内签字确认,有异议需当场提出,别拖到出了问题再翻旧账。

(二)乙方(服务提供方)的责任:“我承诺做到什么?”

乙方是技术主力,责任更具体:

派具备资质的人员(如持设备润滑工程师证、5年以上实操经验),我见过有公司派学徒工应付,结果加错润滑剂型号,这必须在协议里卡死;

携带专用工具(如定量加注枪、油质检测仪、清洁棉),不能“就地取材”用车间的破布擦设备;

对异常情况(如油质严重恶化、设备温度异常升高)1小时内书面反馈甲方,并提出处理建议(如是否需要停机检修);

服务结束后清理现场(如回收废油、带走垃圾),这关系到车间5S管理,甲方很在意。

四、费用与支付:钱怎么算?什么时候给?

(一)计费方式:按“量”还是按“效”?

常见的计费方式有三种,需根据设备类型选择:

按次计费:适合零星设备或临时服务(如某台备用设备季度保养),单价需明确包含人工、材料费;

按设备台套计费:适合固定设备群(如整条生产线),需在协议中列明“台套”定义(是否含辅助设备);

按年打包计费:适合长期合作,费用包含全年定期保养+应急响应,这

文档评论(0)

【B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