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诗歌阅读选择题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pdfVIP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诗歌阅读选择题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诗歌阅读选择题专项练习题

一、《观沧海》(共7小题)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及观察的对象,“观字统领全篇。

B.“水何澹澹〃描写了大海的近景,使人感到海边景色的壮丽多姿。

C.“洪波涌起〃中的“涌〃字,让我们不仅看到了大海波涌天的景象,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D.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2.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及观察的对象,“观字统领全篇。

B.“洪波涌起〃中的“涌〃字,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大海波涌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

音。

C.全诗虚实结合,借景抒情,诗人把大海的壮阔景象和自己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D.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有直接关系。

3.对于本诗朗读的讨论,其中说法T正硕的一项是()

A.朗读时要读出诗歌的情感。曹操以强大的优势平定了乌桓,此时他登上碣石山,看波涛汹涌的大海,

写下此诗,所以应该用比较激昂的语气去朗读。

B.朗读时要重读需要强调的词语。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可以将“临”“观”两字重读,以

突出诗人跃马扬鞭,高瞻远瞩的气概。

C.朗读时要注意音调的起伏变化。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表达作者极其高兴的心理状态,所

以要读得高昂些,前面都要读得低沉些,以突出变化。

D.朗读时要注意读出诗歌的节奏。本诗是四言古诗,读的时候大多可以两字一顿,读出古体诗歌质朴刚

健、音调铿锵的美感。

4.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A.“临〃,到达,登上;“碣石〃,山名,东汉建安十二年秋天,曹操征乌桓时曾路经这里;“星汉”,

银河。

B.诗人把登高望海所见的秋天自然景色,特别是把大海的壮阔生动地描绘出来,让我们可以领略到诗人

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

C.“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是全诗的高潮,诗人写眼前所见之景,写出了沧

海之大,描绘出一幅吞吐日月、包孕群星的图景。

D.曹操居高临海,视野寥阔,他一洗悲秋的感伤情调,把眼前景写得沉雄健爽,气象壮阔;马致远的《天

第1页共21页

净沙•秋思》却给人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展示了一幅秋天毫无生气的萧索景象。

5.下列对这首诗歌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点明了“观沧海”的位置,也勾勒出诗中主人公的形象,“观”字有统领全

篇的作用。

B.“水何澹谑,山岛竦峙”写观海的初步印象,山岛突兀耸立,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非常壮观。

C.“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具体描写岛上的景象:随着春天的到来,岛上草木繁茂,一片葱茏,生机盎

然。

D.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直接联系。

6.下列对本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交代了观海的地点,起得平稳而质朴。“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几句

皆由此展开,具体写登山之所见所思。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从俯视的角度总写看到的景象,接下来四句则由远及近动静结合地描

绘了山岛的蓬勃生机和大海的苍茫辽阔。

C.诗中的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以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表达了诗人

阔大的胸怀。

D.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登临碣石,表达了作者的历史兴亡之感。

7.选出对全诗内容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

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气魄的表现。

B.全诗呈总分结构,分写的层次为:岛上的树木和百草,海上的秋风和洪波,天上的日月和星汉。

C.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

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

D.诗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表达了诗人观沧海之后的深切感受。诗中最后一句,卒章显志,点明了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1****18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