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 第1课 孙中山与革命志士的奋斗【大单元教学】+素材 -【教学评一体化】大单元整体教学.docxVIP

第3单元 第1课 孙中山与革命志士的奋斗【大单元教学】+素材 -【教学评一体化】大单元整体教学.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单元第1课孙中山与革命志士的奋斗【大单元教学】+素材-【教学评一体化】大单元整体教学

大概念大主题

单元整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3单元第1课

孙中山与革命志士的奋斗

教材目录

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第一目: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第二目: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第9课:辛亥革命

第一目:革命志士的奋斗

1、天下为公为己任--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2、革命同志并肩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3、甘洒热血献青春--革命志士的奋斗

整合目录

01

素养目标

02

新知导入

03

新知讲解

04

拓展延伸

05

课堂练习

06

课堂总结

07

作业布置

素养目标

素养目标:

1.能够在知道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进行的早期革命运动等相关史实的基础上,

运用史料解释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历史解释、史料实证)(重点、难点)

2.通过史料分析、感受孙中山等早期革命党人进行革命的复杂社会背景,感悟革命

党人舍身忘死、救国救民的精神品质。(史料实证、家国情怀)(难点)

2022年课程标准:了解孙中山等民主革命先行者早年的革命活动。

新知导入

问题:到目前为止,我们学习了中国近代史的哪些重要事件呢?它们分别意味着什么?

国难深重:

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史,中华民族的屈辱史

奋起抗争,艰难探索:

中华民族的反侵略史与探索史

对民主共和的探索体现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任务主要包含三个方面: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专制制度、实现民主共和制度。

同学们认识图片中的人物吗?

新知讲解

学习任务(一):天下为公为己任--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1、初识孙中山

1866年出生于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农民家庭。

1876年(10岁),开始进村塾求学,聪颖过人。

1880年(14岁),就学于美国檀香山教会学校,接受系统的资本主义教育。

1884年(18岁),回国在香港、广州两地学医。

1892年(26岁),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开始行医。

个人简介

少年时代特别爱听太平天国的故事,称赞洪秀全是“反清英雄第一人。

点击播放视频

孙中山(1866-1925),名文,号逸仙,曾化名中山樵,以后遂以“中山”名世。出身于广东香山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少年时代特别爱听太平天国的故事,称赞洪秀全是“反清英雄第一人。1892年从香港的医学院毕业后开始救人。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材料:(孙中山认为)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其他慈善事业亦然。若夫最大权力者,无如政治。政治之势力,可为大善,亦能为大恶。吾国人民之艰苦,皆不良之政治为之。

——陈少白《兴中会革命史要》

思考:孙中山早年的人生规划有什么改变?

2、孙中山思想转变

第一次转变:医人→医国

“医术救人,所济有限”

“医国比“医人”更重要

新知讲解

①“医人到“医国”

新知讲解

2、孙中山思想转变

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回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

材料二:“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

材料一说明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结果?

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孙中山救国方法、目的有何变化?

学习日本变法自强

遭拒

第二次转变:温和的改良→革命

②“改良到“革命”

目的:废专制行共和建民国

1894年10月和11月《万国公报》刊登的孙中山《上李鸿章书》

新知讲解

阅读课文P38-40,

说说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有哪些?

成立兴中会

成立兴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八戒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