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学科总复习修辞专项讲练.docxVIP

小升初语文学科总复习修辞专项讲练.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升初语文学科总复习修辞专项讲练

一、知识点梳理

(一)比喻

1.定义

比喻就是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问题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形容的修辞方法。比喻句中被比方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喻体”,联系两者的词叫“比喻词”。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根本不同的两类事物,但两者必须有相似点。

2.分类

比喻分三类:明喻、暗喻、借喻。明喻,例如:人生就像一本书。暗喻,例如:理想是能够开花结果的种子。借喻,例如: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3.比喻句的判断

带“像”“好像”的句子并不都是比喻句。例如:你好像欠我10块钱没有还!这句话不是比喻句。

(二)拟人

1.定义

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的修辞方法。例如:小燕子在屋檐下唱着歌,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2.比喻和拟人的区别

比喻是本体与喻体具有相似关系,不论何种比喻,喻体都必须出现;拟人是把物直接当人来写,拟人的特点是本体事物和人二者完全融为一体,具有相融关系,“人”并不出现,不出现“像”“如”等比喻词。

(三)排比

1.定义

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语意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句子成分或句子排列在一起,借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一种修辞方法。例如:汽车在奔驰,钻机在轰鸣,人群在欢笑。

2.排比句的运用

排比都是三项或更多项排列连用。排比能突出文意的重心,周密地说明复杂的事理,表达强烈奔放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气势,因此必须从内容的需要出发,不能生硬地拼凑排比的形式。

(四)设问

1.定义

设问是一种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来突出主要论点,解释问题的修辞方法。例如: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2.设问的运用

设问要用得恰到好处,用在必要的地方和必要的时候,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五)反问

1.定义

反问是只问不答,把要表达的意思包含在问句里的修辞方法。例如:在母亲节到来时,难道我们不应该为辛劳的妈妈做点什么吗?

2.反问的运用

反问可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

(六)夸张

1.定义

夸张是有意对事物的形象、特征、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的修辞方法。

2.分类

扩大夸张,故意把一般的事物往大说。例如,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缩小夸张,故意把事物往小说。例如,他呀,心眼小得只有针眼儿大。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来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说出来。例如,他还没端起酒杯,人就醉了。

3.夸张地运用

我家里有一面大鼓,敲一下,方圆百里都能听得到鼓声。我家有一头牛,脚站在江南岸,身子能到江北岸。哪里会有这么大的牛?没有这么大的牛,拿什么来蒙你家的大鼓?这是吹牛,不是夸张哟!

(七)反复

1.定义

反复是为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的修辞方法。

2.分类

反复包含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1)连续反复指连续出现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中间没有间隔的形式。例如: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2)间隔反复指同一个词语或句子重复出现,中间有其他词或句子间隔的形式。例如: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

3.反复地运用

反复具有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的表达效果的作用。因此,它可运用于各种文体中。

(八)对偶

1.定义

对偶是用对称的字句加强语言的效果的修辞方法。例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分类

对偶就上句和下句在意义上的联系可大致分为正对、反对、串对三类。

二、题型例解

例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

1.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2.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3.海鸥时而在天空盘旋,时而向海面俯冲,时而掠过海面。()

【解析】此题考查对修辞方法的掌握能力。第1题,把“它”比作“一个蓬松的球儿”。第2题,“发抖”“痛苦地呻吟”是人的动作行为,所以这句话是拟人句。第3题,连用三个“时而”构成了排比句式。

【答案】1.比喻2.拟人3.排比

三、练习精选

(一)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

1.这是我梦中海岛上的树吗?是的。(设问)

2这巴掌大的地方不能容纳那么多的人。(夸张)

3.但是白鹭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比喻)

4.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比喻、排比)

5.鸟儿为了建造它们的房子,衔着泥土振翅飞翔。(拟人)

6.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比喻)

(二)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圆圆的月亮高高地挂在天上。(改成比喻句)

答案:圆圆的月亮高高地挂在好似一个玉盘。

2.鸟儿在树枝上跳动。(改成拟人句)

答案:鸟儿在树枝上跳动,好像在跳舞。

3.花开檐下迎贵客。(

文档评论(0)

教师之舟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教育管理、教案定制、学生试卷、教育文案、教育论文、教师培训、教学课件、活动课件、幼儿教育。

领域认证 该用户于2024年09月1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