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百家争鸣 (教学课件)—— 初中历史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pptxVIP

3.7 百家争鸣 (教学课件)—— 初中历史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ppt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7百家争鸣;目录思维导图;老子(BC?~BC?)

老子姓李,名李,字聃(dān),春秋后期楚国人。他做过周朝的史官,掌管王室的典籍,学识渊博。

老子的核心是“道”。他认为“道”是孕育万物的总根源。也是万事万物运行的总规律,人们要顺从事物内在规矩来行事。他还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等,对立的双方能够互相转化。

;《道德经》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所著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经》,《道德真经》,《五千言》,《老子五千言》,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仙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被誉为“中华文化之源”“万经之王”。

;2.孔子的生平与思想;孔子(BC551~BC479)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出身下层没落贵族。他从小学习礼乐,年轻时做过小吏。后收徒办学。孔子中年后曾在鲁国从振。但时间不长,不久便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却不为各国采纳。孔子晚年回到家乡主要从事教育。整理编订文化典籍。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他思想核心是“仁”。他提出仁者爱人,即人要有爱心和同情心。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而立,己欲达而达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儒家学派

儒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之一,脱胎自周朝礼乐传统。注重“人道大伦”,希望推衍“爱与敬”。让人不拘泥、不保守,让人不偏执、不极端,让人与时俱进,不故步自封。

儒家注重教育。“???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六经为诗、书、礼、乐、易、春秋。六艺为礼、乐、射、御、书、数。

儒家注重德政。“天子者,与天地参。故德配天地,兼利万物,与日月并明,明照四海而不遗微小。居处有礼,进退有度,百官得其宜,万事得其序。”强调仁与礼相辅相成。

儒家特别注重社会管理,尤其注重管理者的素质。提倡教化,抨击暴政。力图重建礼乐秩序,移风易俗。儒家以人为本,是一个不断发展、与时俱进、昂扬向上的学术流派。;材料研读(P40)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以之礼,有耻有而。”

――――――《论语·为政》;“百家争鸣”的文化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文化辉煌,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社会大变革时代,为各个阶级、集团的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即诸子学说和老百姓家训)进行“百家争鸣”提供了历史舞台;同时,它也有赖于多种因素的契合。1、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变革,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的深刻影响。

2、激烈的兼并战争打破了孤立、静态的生活格局,文化传播的规模日盛,多因素的冲突、交织与渗透,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

3、创造性的精神劳动,从而为道术“天下裂”提供了前提条件。

4、随着周天子“共主”地位的丧失,世守专职的宫廷文化官员纷纷走向下层或转移到列国,直接推动私家学者集团兴起。;“百家争鸣”的代表人物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强调仁、义、礼、智、信,提出“有

文档评论(0)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教学15年,能完成相关任务

领域认证 该用户于2023年04月0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