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docxVIP

2025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学习描写景物”.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写作要求:1.学习从多个方面观察景物的方法,通过观察抓住景物特征。

2.尝试运用多种手法,结合各种感官感受,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

3.体会情景交融的感染力,尝试描写景物时恰当地融入情感,使景物鲜活起来。

写作指导

1.抓住特征

描写景物时,要将景物的色彩、形态等特征写具体,并有所侧重,可以灵活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朱自清的《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桃树、杏树、梨树人的情感和动作。

《济南的冬天》:“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门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好像忽然害了羞。”拟人的写法,生动形象表现出济南冬天的“温情”特点。

2.变换角度

可以从远望、近观、仰视、俯视、平视等不同角度对景物进行描写。如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中,作者仰观“高峰入云”,俯视“清流见底”,平视“两岸石壁,五色交晖”。

3.按照顺序

写景要讲究顺序,突出景物层次,让读者有章可循。可以按照时间变化、空间变换、由总到分、由面到点、由实到虚等顺序来描写景物。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就是按照“山尖”“山坡”“山腰”的空间顺序来描写雪景的。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2段,作者先按照由低到高的空间顺序描绘了百草园的静物,再按照由高到低的空间顺序描绘了百草园的动物,最后由整体过渡到部分,聚焦“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写景层次井然,条理分明。

4.动静结合

写景时,可以先静态后动态,或先动态后静态,甚至化静为动,使笔下的景物层次分明,意趣盎然。如郦道元笔下的三峡,“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5.感官感受

描写景物时,可以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多种感官对景物进行描写。如朱自清的《春》:“‘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作者娴熟地运用触觉、嗅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感受描写春风,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由整体到局部,从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角度描写百草园春、夏、秋三季的景色,紧扣“乐园”二字。

6.融情于景

在描写景物的过程中,可以适当融入抒情和议论,自然而然地抒发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如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作者直接抒情,表达了对山川美景的赞美之情。

7.融理于景

通过观察联想,感悟景物蕴含的人生哲理。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中的“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融理于景,表现了作者的人生志趣。

素材仿写

一、突出色彩

方法:颜色主体+比喻词+喻体

1.黑色的天空(颜色主体)就像(比嘴词)一块幕布(喻体),遮住了月亮

2.金黄的稻田(颜色主体)仿佛(比喻词)一片金色的海洋(喻体),耀眼而灿烂,在微风的吹拂下,泛起层层波浪,那明亮的黄色使人充满希望。

3.天边那一抹绚丽的晚霞(颜色主体),宛如(比喻词)一条彩色的丝带(喻体),将天空装点得如梦如幻,似一幅恢弘的画卷,展示着大自然的瑰丽神奇。

二、强化动感?

方法:本体+不同形态+比喻词+喻体

1.风(本体)吹弯了路旁的树木,撕碎了店户的布幌,揭净了墙上的报单,遮昏了太阳(不同形态),唱着,叫着,吼着,回荡着;忽然直驰,像(比喻词)惊狂了的大精灵(喻体),扯天扯地地疾走;忽然慌乱,四面八方地乱卷,像不知怎样好而决定乱撞的恶魔。

2.天空中云彩(本体)飘得满天都是,各种样子的都有,有形状的。没形状的(不同形态),浮在天空中,像(比喻词)奔腾的骏马(喻体),像悠闲的羊群,给人无限遐想。

三、利用五感,联想想象?

方法:引用+比喻词+想象内容(喻体)

1.“大漠沙如雪”(引用),那连绵起伏的沙丘就像(比喻词)一片银色的海洋,我仿佛能看到海浪在沙间翻滚[想象内容(喻体)。

2.“日照香炉生紫烟”(引用),那缭绕的烟雾犹如(比喻词)一层轻盈的薄纱,覆盖在周围的景物上面,随风轻轻摇曳,仿佛是大自然在呼吸想象内容(喻体)。

四、紧抓特点,同类叠加?

方法:本体+具有共同特征的喻体+状态描述

1.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本体),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具有共同特征的喻体)。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

文档评论(0)

专注中高考语文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15年深耕,专注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