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版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语文部编版教师用-学案49 理解诗句含意和概括思想内容——知人论世,品悟情理.docxVIP

2026版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语文部编版教师用-学案49 理解诗句含意和概括思想内容——知人论世,品悟情理.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案49理解诗句含意和概括思想内容——知人论世,品悟情理

复习目标

1.能够在读懂内容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把握诗歌的诗句含意与内容主旨,并能提炼其哲理启示。

2.理解概括思想内容。

考向一精准理解诗句

诗句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理解诗句到理解全篇正是读懂诗歌之道。近几年,高考命题加大了对诗句的考查力度,不再像过去考查如何赏句,而是重在对诗句内容、观点乃至与全篇的关联的考查,而且由考查诗句的含意到考查诗句的观点,由理解一句到理解两句,考查越来越深入。对此,学生应高度重视。

近年高考热门诗歌内容

1.注重教育说理。(1)表达对学习的看法,如2023年新课标Ⅰ卷《答友人论学》;(2)即时感怀,表现自己对社会民生生活的思考,如2022年新课标Ⅰ卷《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3)教导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2021年新高考Ⅱ卷《示儿子》。

2.展现对友人的劝谏以及与友人的深厚情感。2020年—2023年连续4年全国卷都选取有关友人的诗歌。这类诗歌大多为送别诗,表现作者与友人依依惜别之情。如2023年全国甲卷晁补之的《临江仙》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留恋与不舍。

3.抒发作者个人情志,内容偏向积极向上。这类诗歌或表现自己的闲适、惬意之情,或展现自己对自由的向往,或表达自己壮志未酬的遗憾,等等。如2024年新课标Ⅰ卷刘克庄的《宿千岁庵听泉》表现了作者对闲逸生活的喜爱。

需要注意的是,诗歌内容不是单一的,往往包含几个方面,学生在作答时要综合考虑,如2021年全国乙卷辛弃疾《鹊桥仙·赠鹭鸶》通过与白鹭的对话,表现出词人爱憎分明的态度,既注重教育说理,又抒发了自己的情志。

[研透真题]

卷别

篇名

题干表述

设题角度

2023·新课标Ⅰ卷

《答友人论学》林希逸

诗的尾联提到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理解诗句含意

2021·新课标Ⅱ卷

《示儿子》陆游

诗人指出“道在六经宁有尽”,又让儿子“熟读周公七月诗”,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诗句含意理解

2021·新课标Ⅰ卷

《寄江州白司马》杨巨源

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

诗句含意理解

2020·新课标Ⅱ卷

《赠赵伯鱼(节选)》韩驹

作者主张什么样的学诗途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概括内容要点

[设问辨识]题干往往指明整首诗歌,常出现“含意”“如何理解”“什么”“某一观点”等表述。题干中有“情感”“思想感情”“人生追求”等关键词。

[教考衔接]1.(必修上《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这一句有何深刻含意?试结合全词分析。

第一步:

第二步:

答案第一步:这一句的意思是,孙权的风流余韵现已不复存在。“舞榭歌台”是承平气象的象征。孙权处在群雄纷争的时代,而吴国能出现承平气象,是因为他能确保自己的国家不受外敌侵犯。“风流”,指孙权的雄才大略及其建树,这里引申为孙权的遗迹。“雨打风吹”,指的是历史的风雨,自孙权以后,京口一带屡遭兵燹,到辛弃疾时已将近千年,当年孙权的风流余韵已荡然无存。(内容)

第二步:词人慨叹眼前的景象,也就表明了他既崇拜孙权,又为当前的时局担忧,忠义之心耿如日月。(情感)

[技法点拨]从诗歌语言中感悟诗意

近几年高考诗歌鉴赏主观题的设置呈现出“重视理解,落实诗句,设题巧妙,切口精细”的特点。作答这类试题,读懂诗歌是根本。

1.从“变形”中悟透诗意。古人在写作时为了表达的需要,特意将某个词、某个句子的语序颠倒。把握诗歌中的倒装手法对理解诗歌内容有很大的帮助,切不可忽视。

2.从“留白”中读诗明意。诗歌语句之间往往具有跳跃性,于是,就产生了省略现象,也就出现了空白,从而为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读者需根据诗歌情境和自身体会进行合理的想象,方能把诗中的空白补充完整,从而准确把握诗意。

3.从“互文见义”中理解诗意。理解互文时,必须把上下句中对应的词语结合起来思考,领悟其在语意上互相补充、彼此映衬等作用,这样才能真正弄懂诗句想要表达的意思。

知识速记:把握诗歌内容的“五看”:看标题、看情感词、看意象、看背景、看注释。

答题模板:1.概括式题目:观点态度1+具体阐释;观点态度2+具体阐释……

2.辩证性题目:总说+观点1和具体分析+观点2和具体分析……

[边练边悟]1.(2023·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答友人论学

林希逸

逐字笺①来学转难,逢人个个说曾颜②。

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

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

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③。

【注】①笺:注释。这里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宇量深广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二级造价工程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6月15日上传了二级造价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