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天净沙秋思》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pptxVIP

第4课《天净沙秋思》课件-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天净沙

秋思

曲牌名

题目,意为与秋天有关的思绪,这里指愁思

曲牌名

“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也分为两类:一类是小令,即小调,一般结构单纯,一首曲只用一个曲调(曲牌),而且一韵到底。《天净沙·秋思》就是这样的小令。另一类是“套数”,亦称“散套”,由至少两首曲调联合而成。由于散曲中每句的字数可以增多,所以比词更生动,更活泼,表现力更强。这是诗歌发展的一大进步。

作者简介

马致远(约1250年-1321年至1324年秋季间),号东篱,大都(今北京,有异议)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散文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马致远出生在一个富有且有文化素养的家庭,年轻时热衷于求取功名,似曾向太子孛儿只斤真金献诗并因此而曾为官,之后大概由于李儿只斤·真金去世而离京任江浙行省务官,后在元贞年间(1295年初-1297年初)参加了“元贞书会”,晚年似隐居于杭州,最终病逝于至治元年(1321年)至泰定元年(1324年)秋季间。3.戏曲创作方面,马致远在音乐思想上经历了由儒入道的转变,在散曲创作上具有思想内容丰富深邃而艺术技巧高超圆熟的特点,在杂剧创作上具有散曲化的倾向和虚实相生之美。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想象画面。

初读课文

思考:

(1)这首小令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将其描述出来。

(2)整首小令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样的?

①这首小令写了什么?

一个离家在外的游子通过选取秋天的一些景物进行有机组合来传达自己的愁情。

②整首小令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样的?

悲伤、凄凉。

为什么

时代背景

元朝建国以后把中国人分成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实行等级管理制度,元朝的长官应由蒙古人担任。随着社会的发展,在马致远生活的年代开始任用汉族的文人做官,但却又未能普遍实行,这给汉族文人带来了一丝幻想和更多的失望。而古代知识分子读书的目的就是做官,“学而优则仕。马致远前半生就为功名四处奔波可是却仕途坎坷,壮志未酬。

文章中最直接表现悲凉情感的是哪句话?

断肠人在天涯。

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处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

除了最后一句话,还有哪里可以表现呢?

意象

藤、树、鸦、道、风、马、阳等

=悲伤?

藤树鸦道风马阳

枯老昏古西瘦夕

枯,枯萎,没有生命力。“枯藤”,即一株没有光泽和生命色彩的藤。

“老”,即苍老、无力,与嫩和壮相对。“老树”,即一棵岌岌可危,随时可能被暴风雨摧残或者死掉的树。

“昏”,即黄昏,天快黑了。“昏鸦”,即黄昏的乌鸦,天色已近黄昏,乌鸦飞不动了,没有精神。

乌鸦归巢图

落寞

“古”与今相对,“古道”即古老的道路,有年代感,很少有人走体现漂泊之久和路途孤寂。

“西风”是秋天特有的标志,古诗中出现“西风”的诗句都会带有几分伤心意,如李清照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瘦”即憔悴、疲惫,给人无力之感。“瘦马”与壮马、肥马相对,说明这匹马走过了很多路,历经风霜,如今已垂垂老矣。

“夕阳”即太阳要落山了,表达傍晚之意。

牵马独行图

孤寂

《天净沙·秋思》

小结

马致远这首小令的力量,并不完全在于他选取了哪些景物——藤、树、鸦、道、风、马、阳这些本是自然常见之物。关键在于那些精准到近乎苛刻的修饰词。马致远用最简洁的文字,却达到了​​“无一字写愁,而愁绪弥漫字里行间”​​的境界。

在满目萧瑟的画卷中,是否藏着一处“不合时宜”的风景?

小桥流水人家

这与你们刚才解读的‘枯、老、昏’截然不同。诗人为何要在愁云密布中,突然插入这样一组清新明快的意象?​​

此刻你是画中人:脚下是‘古道’,耳边是‘西风’,手中牵着‘瘦马’…忽然抬眼,看到溪边小院炊烟袅袅,院内笑语隐隐。​​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

​​“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小桥流水的潺潺生机、人家安居的温暖情调,越是描绘得恬静美好,就越发残酷地映照出天涯游子身处荒寂古道、形单影只的凄凉处境。这安详的家居图景非但不能消解诗人的客愁羁恨,加倍反衬了诗人旅途的孤独艰辛和对家园的深切渴望,从而使“断肠人在天涯”的悲情抒发具有了加倍震撼人心的力量。

以乐景衬哀情

这些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还有那看似温馨却更添愁绪的小桥人家,最终都汇聚成游子心中一声沉重的叹息。那么,这声叹息是什么?诗人用哪一句直抒胸臆,将满纸秋景化作了满腔秋思?

断肠人在天涯。

夸张的生理痛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2****514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