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19.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雍正帝康熙帝乾隆帝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清朝康熙乾隆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康乾盛世”。这是中国清王朝前期统治下的盛世,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此间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
谢和耐在《中国社会史》中说:“中国18世纪进入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这应归功于其农业、手工业和贸易的史无前例的发展高潮。它以其生产以及内部交易的数额之巨而身居世界诸民族的首位。”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新授在清朝的时候,每一位皇帝每年立春日,都要亲自支扶犁和耕种。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体现清朝统治者对农业耕作的重视。统治者对农业生产的重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农业生产发展较快。
清朝前期农业生产有怎样的发展?(1)耕地面积不断扩大。(2)水利兴修方面,治理大河,修建水利工程。(4)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做一做(3)粮食种植方面,改进技术、品种,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新授
1661年到1776年,耕地面积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新授
清朝垦荒执照变化: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因素: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治理黄河、淮河等,兴修水利工程;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
甘薯“每亩可得数千斤,胜种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马铃薯产量也极高。这一材料告诉我们什么信息?粮食产物大幅度提高,不仅可以缓解人口增长压力,还能促进粮食商品化和农民转入手工业生产;经济作物的引进则能促进农业中商品经济的发展,并为手工业提供更多的原料。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新授
手工业的发展丝织、棉织、印染、冶矿、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如江宁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
清代粉彩瓷器是中国清代汉族传统彩瓷品种之一,康熙时,粉彩瓷器技术已问世,雍正时期,粉彩瓷器技术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新授
商业的发展(1)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2)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比如:晋商和徽商。
新授晋商,俗称“山西帮”,主要贩卖粮食、食盐、绸缎等,到乾隆时又专门经营汇兑,放贷和存款业务,在全国各地开设“票号”,便于货币流通。
新授徽商,又称新安商人,徽州商人或“徽帮”,他们主要从事食盐、典当、茶叶、木材、粮食、布绸等行业的经营活动。徽商贾而好儒,富甲一方。
三、人口的增长人口单位:万人1651年1711年1754年1795年425398451094229590清朝前期社会的稳定,经济的繁荣发展,国力增强,人口的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
人地矛盾突出水土流失,地力下降人口造成社会压力,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人口的增长带来了许多问题新授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1/3。
练习1、清朝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的皇帝是()①顺治②康熙③雍正④乾隆⑤嘉庆⑥道光A、①②③④B、②③⑤C、①③⑥D、①⑤⑥2、全国的耕地面积比明朝鼎盛时期增加了近3亿亩出现于()A、顺治初期B、乾隆末年C、雍正后期D、乾隆初期AB
3、清朝前期,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最典型的有()①晋商②徽商③闽商④冀商⑤浙商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③④⑤4、造成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的根本原因是()A、人口快速发展B、开垦荒田C、手工业发展D、商业的发展AA
材料一《醒世恒言》叙述:明朝浙江淳安县的一个小地主,依靠仆人贩售油漆等物品,致富数千金,于是购置田产,居为大地主。又有苏州王宪,出身于大地主家庭,经营了一个玉器店铺,更富裕了。01材料三清朝乾隆时“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03材料二《清代全史》叙述:杭州人张翰的祖先在成祖末年(明朝)购织机一张,从事纺织,忻织泞布精良,“每下一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02
请回答:材料一、二反映了明清时期什么社会经济现象?材料一、二中提及的人物从事的经济活动有哪几种?材料三说明当时还存在什么现象?为什么?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经营商业活动、兴办手工工场。投资田产是当时经济活动的主流。因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