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两首咏庐山的诗,一为苏轼所作“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另一首出自清代诗人赵翼之笔:“一重一掩隔红尘,深入方知景色新。山外何由见真面,东坡谰语究欺人。”
同样是说识庐山的真面目,苏轼说必须出乎其外,到外面去;赵翼不同意这种说法,认为只有深入里面,才能看清楚,山外是无由了解真相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通过苏轼和赵翼两首咏庐山的诗,展现了两种不同的认知视角:苏轼认为要认识庐山的真面目,必须“出乎其外”,跳出庐山本身;而赵翼则认为只有“深入其中”,才能真正了解庐山的真相。这两种观点反映了认知事物的两种不同方式:宏观与微观、外部与内部、整体与局部。
苏轼的“出乎其外”:苏轼认为,只有跳出庐山,从外部观察,才能看到庐山的全貌,避免“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局限。这种观点强调宏观视角和整体把握的重要性,适用于需要全局观的认知场景。
赵翼的“深入其中”:赵翼认为,只有深入庐山内部,才能发现其真正的景色,山外无法了解真相。这种观点强调微观视角和细节观察的重要性,适用于需要深入分析的认知场景。应该承认,他们讲得都有道理,问题在于从哪个角度去看,或者说,他们的立足点存在着差异。
材料的核心在于探讨认知事物的多维视角及其辩证关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思考:宏观与微观的结合——在认知事物时,如何平衡宏观与微观的视角,既看到整体,又关注细节;外部与内部的统一——在分析问题时,如何兼顾外部环境与内部结构,既了解背景,又深入本质;整体与局部的协调——在解决问题时,如何协调整体目标与局部细节,既把握方向,又落实具体。
写作时,开篇引入主题,引出观点:宏观与微观的视角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对事物的全面认知。主体分三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苏轼的“出乎其外”,探讨宏观视角的重要性。苏轼认为,只有跳出庐山,从外部观察,才能看到庐山的全貌,身处其中容易陷入局部视角,无法看清整体。第二部分探讨赵翼的“深入其中”,论述微观视角的重要性,获得深入方知景色新的启示。第三部分:宏观与微观的结合,探讨认知的辩证关系。宏观与微观的视角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强调要在实践中应用,在学习和生活中平衡宏观与微观的视角。结尾总结与升华:宏观与微观的视角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对事物的全面认知。鼓励人们在认知事物时,既要有宏观视野,又要注重微观细节,展望既注重整体又关注细节的认知方式,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
立意:
1.视角(立足点)不同,结论不同。
2.选择恰当视角,观察、看待事物。
3.出乎其外与深入其中:认知双重路径。
【佳作赏析】:远观与深潜
岁月如梭,山川依旧。站在历史的肩膀上,我们不禁对那些流传千古的诗句心生敬畏。苏轼与赵翼的咏庐山之作,如同两股清泉,在岁月的长河中静静流淌,引发了我对远观与深潜的深刻思考。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的这首《题西林壁》让我想起了那些站在山巅的旅人。他们站在高高的山巅,俯瞰着蜿蜒的山脉,感受着壮阔的天地。他们的眼中,山不再是孤立的山峰,而是连绵起伏的自然景观。这种远观,让山有了不同的姿态,也让人心生敬畏。
我记得有一次,我站在青藏高原的边缘,远眺那连绵的雪山。那些巍峨的山峰,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更加雄伟。那一刻,我仿佛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呼吸,听到它心脏跳动的声音。远观,让我们看到了山的宏观之美,也让我们明白了人生的高度。
然而,赵翼的诗句“一重一掩隔红尘,深入方知景色新。山外何由见真面,东坡谰语究欺人。”又提醒我们,深入山中,才能真正领略山的灵魂。那些在山间小径徒步的行者,他们不惧艰险,不厌其烦地攀爬,只为看到那隐藏在云雾中的仙境。他们的眼中,山不再是远观时那模糊的轮廓,而是充满生命力的自然。
我曾跟随一位同学,深入老林。在那里,我们看到了原始森林的壮丽,听见了鸟儿的歌唱,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气息。在密林深处,我们邂逅了一群猕猴,它们活泼可爱,与我们对视一笑。那一刻,我仿佛明白了赵翼所言:“深入方知景色新。”只有深入其中,我们才能真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远观与深潜,正如人生旅途中的两种态度。远观,让我们站在高处,审视人生,洞察世事;深潜,则让我们贴近生活,体验人生,感悟生命。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常常需要远观。当我们面临人生的抉择时,我们需要站在高处,审视自己的内心,明确自己的目标。就像苏轼在《赤壁赋》中所写:“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远观,让我们在有限的人生中,追求无限的可能。
然而,深潜也同样重要。当我们陷入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师说》超强同步检测含答案.docx
- 2025年新高一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学写文学短评.docx
- 2026年高考语文备考之文言文一遍过(含各类题型训练).docx
- 2026年高考语文基础知识积累:字音.docx
- 2026年高考作文备考之人物素材议论段汇编.docx
- 安徽省江准协作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 河南省金科新未来2024-2025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 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docx
- 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26届高三语文联考作文讲解:“要想有成就,就要学会放空自己”.docx
- Unit 6 Get Close to Nauture Lesson 22 -课件-2025-2026学年度北京版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 Unit 7 Be Together Lesson 23 -课件-2025-2026学年度北京版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 2025食品饮料行业AI转型白皮书-2025食品饮料行业数智化转型领先实践.pdf
- Unit 7 Be Together Lesson 24 -课件-2025-2026学年度北京版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 Unit 7 Be Together Lesson 25 -课件-2025-2026学年度北京版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 Unit 7 Be Together Lesson 26 -课件-2025-2026学年度北京版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 2025年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完美版.docx
- 软件公司员工考勤异常处理.doc
- 2025年土地登记代理人之土地登记相关法律知识题库500道及完整答案【有一套】.docx
- 2025年四平职业大学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