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VIP

天津市南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页,共NUMPAGES页

南开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质量监测(二)

高二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与作文纸一并交回。

一、(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柳永是开一代词风的宋词名家,如果说苏轼通过“以诗为词”的途径,建立了豪迈词风,从而使作为“艳科”的词提高了文学地位,并与传统文学,那么,柳永则通过“以赋为词”的方式,使慢词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整个唐五代时期,词的体式以小令为主,慢词总共不过十多首。在柳永生活的那个年代,慢词只在市井艺人口中传唱,柳永勇于摒弃传统的偏见,创作、填写大量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齐头并进,如果没有柳永对慢词的探索创造,后来的苏轼、辛弃疾等人或许只能在小令世界里左冲右突,而难以创造出像《念奴娇·赤壁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那样辉煌的慢词篇章。柳永于词的贡献,可以说如牛顿、爱因斯坦于物理学的贡献一样,是里程碑式的。

凡有井水处,皆能颂柳词,柳永在市井中的声望连帝王将相都。在柳永之前以及同时代的同类题材词作中,爱情缺失的深闺女性一般只是自怨自艾,逆来顺受,内心的愿望含而不露。而柳永词作中的世俗女子,则是大胆而主动地追求爱情。在词史上,柳永也许是将笔端第一次伸向平民妇女的内心世界,她们诉说心中的苦闷幽怨。柳永还把词的题材朝着自我化的方向进行了拓展。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并驾齐驱各有千秋望其项背

B.双管齐下各有千秋望尘莫及

C.并驾齐驱平分秋色望尘莫及

D.双管齐下平分秋色望其项背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柳永也许是第一次将笔端伸向平民妇女的内心世界,她们诉说心中的苦闷幽怨

B.柳永也许是将笔端伸向平民妇女的内心世界,第一次为她们诉说心中的苦闷幽怨

C.柳永也许是将笔端第一次伸向平民妇女的内心世界,为她们诉说心中的苦闷幽怨

D.柳永也许是第一次将笔端伸向平民妇女的内心世界,为她们诉说心中的苦闷幽怨

【答案】1.C2.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并驾齐驱:比喻齐头并进,不分前后。也比喻地位或程度相等,不分高下。双管齐下:本指画画儿时两管笔同时并用,比喻从两方面同时进行。语段强调苏轼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之与传统文学不分高下,应选用“并驾齐驱”。

第二空,各有千秋:比喻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有各人的特色。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文中借此说明慢词地位之高。故选用“平分秋色”。

第三空:望尘莫及:指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形容远远落后。望其项背:指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语段强调柳永在市井中的声望是帝王将相赶不上的,应选用“望尘莫及”。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两处语病:

一是“也许是将笔端第一次”语序不当,“也许是”应该修饰“第一次”,所以应将“第一次”放在“也许是”后面;

二是“她们诉说心中的苦闷幽怨”成分残缺,“平民妇女的内心世界”所“诉说的苦闷幽怨”是柳永的笔表达的,所以应在“她们”前加介词“为”。

只有D项修改正确。

故选D。

二、根据题目要求,选出正确答案。(共6分)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生生所资(维持)或棹孤舟(船桨)

B.橐业种树(以……为业)字而幼孩(养育)

C.官命促尔耕,勖尔植(勉励)传其事以为官诫也(流传)

D.微风鼓浪(激荡)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言论)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正确。句意:所赖以维持生活的。

“棹”,划。句意:有时划着一只小船。

B.正确。句意:橐驼以种树为业。/养育好你们的小孩。

C.正确。句意:长官命令催促你们耕田,勉励你们种植。

“传”,记载。句意:记述这件事,把它作为官吏的诫勉。

D.正确。句意:微风激荡波浪时。

“言”,说。句意:大概和我的见闻相同,可是说得不够详尽。

故选B。

4.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B.硿硿焉微波入焉

C.门虽设而常关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D.舟遥遥以轻飏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不相同。助词,……的人/助词,……的声音。句意:凡是长安城里经营园林观赏游览和做水果买卖的豪富人

文档评论(0)

yh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个人会员请填写与您文档内容相关的关键词作为昵称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