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34_T 28-2023 羊主要寄生虫综合防控技术规范.docxVIP

DB5134_T 28-2023 羊主要寄生虫综合防控技术规范.docx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5.020.30

CCSB41

DB5134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地方标准

DB5134/T28—2023

羊主要寄生虫综合防控技术规范

2023-06-08发布

2023-07-08实施

凉山彝族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134/T28-2023

目次

前言 Ⅱ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预防 3

5监测 4

6重点防控的寄生虫 6

7驱治 6

8废弃物无害化处理 7

附录A(规范性附录)常用寄生虫药及使用规定 8

附录B(规范性附录)常用消毒药及使用规定 9

附录C(资料性附录)常见寄生虫虫卵图 10

DB5134/T28—202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定起草。

本标准由凉山彝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凉山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凉山州农业科学研究院、西昌学院、西昌市农业农村局、喜德县农业农村局、会东县农业农村局、普格县农业农村局、美姑县农业农村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英林、吉色曲伍、孙艳、郝桂英、严光文、拉马甲甲、岳学全、吉木日布、阿尔阿布、苏茂、李维、周可磊、江蕾、陈志民、杨洪、周治平、彭书华。

本标准由凉山彝族自治州农业农村局负责解释。

1

DB5134/T28—2023

羊主要寄生虫综合防控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羊主要寄生虫的综合防控技术,包括预防、监测、重点防控的寄生虫、驱治及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凉山州内羊主要寄生虫的综合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适用于本文件。

《加强畜禽移动监管有关事项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2号)

《兽药管理条例》

《兽药停药期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的通知(农医发〔2017〕25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寄生虫

指暂时或永久地在宿主体内或体表营寄生生活的动物,包括蠕虫、外寄生虫与原虫。

3.1.1蠕虫

指身体长形、能做蠕动状运动的多细胞无脊椎动物,包括吸虫、绦虫、线虫和棘头虫。

3.1.1.1线虫

指线虫动物门的寄生虫,为假体腔动物。

3.1.1.2吸虫

指扁形动物门的吸虫纲寄生虫。

3.1.1.3绦虫

指扁形动物门的绦虫纲寄生虫。

3.1.2外寄生虫

指寄生在羊体表的寄生虫。

3.1.2.1蜱虫

指寄生于羊体表的一类体形极小的重要吸血性节肢动物的外寄生虫。

3.1.2.2螨虫

DB5134/T28—2023

2

指寄生于羊的皮肤表面、皮肤表皮层内、毛囊和皮脂腺内的微型动物,能够引起皮肤病的外寄生虫。

3.1.3原虫

指体形微小且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的单细胞真核动物。

3.1.3.1球虫

指真球虫目的各种原虫。

3.2监测

对寄生虫的发生、流行、分布及相关因素进行长时间的系统观察与检测。

3.3监测方法

3.3.1饱和盐水漂浮法

利用密度差异原理,使小于饱和盐水密度的虫卵在稀释时分离上浮于容器表面,以便于检查的方法。具体方法:用相对密度大于虫卵或卵囊的溶液,如饱和盐水(由37.5g粗盐加100mL水煮沸制成),同粪便混匀后,满盛于颈口小的玻瓶中,其上覆以载玻片,经一定时间,虫卵或卵囊即漂浮上升,浮至上层,粘在载玻片上,翻转载玻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3.3.2沉淀法

利用密度差异原理,使大于饱和盐水密度的虫卵在稀释时分离沉淀于容器底部,以便于检查的方法。具体方法:取5~10g待检新鲜粪便置于烧杯或塑料杯内,加少量清水并将粪便全部捣碎,搅拌均匀,再加入10~20倍量的清水,充分搅拌成混悬液,经40目或60目铜筛或双层纱布过滤于另一干净的烧杯或塑料杯内,再加清水至距离杯口2cm,静置15~20min,待粪渣沉到杯底后倾去上层液,留下沉淀物再加满清水静置10~15min,如此反复进行2~3次,直至上层液变清亮为止,最后倾去上清液,吸取沉渣涂于载玻片上,镜检。

3.3.3麦氏计数法

用麦克马斯特虫卵计数板来计数粪便中虫卵或球虫卵囊的一种定量法。具体方法:取粪便2g,放入烧杯中,捣碎后加饱和盐水至60mL,混匀后用铜筛网过滤,吸取粪液,注入麦克马斯特计数板的

文档评论(0)

S.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