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三大主题的逻辑关联——修订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解读
【摘要】修订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精神的重要载体。本单元内容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三大核心主题,即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传统美德展开阐述。这三大主题相互联系、彼此支撑,共同构筑了一个有机且完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框架体系。分析三大主题的内涵、核心内容及其逻辑关系,为教师开展相关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建议,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教材、使用教材。
【关键词】修订版《道德与法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传统美德
【作者简介】何志攀,修订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编者,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高级教师;田春玲,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研究生
2021年教育部制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规定:“中小学课程教材主要围绕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传统美德三大主题,遴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并明确了学段要求、学科安排,为中小学课程教材遴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提供了依据。《指南》明确提出:“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是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课程,丰富和充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有助于学生弘扬传统美德,坚定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
据此,《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设置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主题。统编《道德与法治》在修订时,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的内在联系,一方面结合学科具体主题、单元、模块等,融入相应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另一方面在七年级下册设置第三单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中阐述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传统美德三大主题。如何理解这三大主题?它们之间存在怎样的逻辑关系?本文试对此进行分析。
01
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想基础
所谓“思想”,一般指相对于感性认识的理性认识成果;“理念”,一般指在脑海中形成的公式化的想法、系统而确切的思想或观念。“核心思想理念”可以理解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主导性、根本性的思想观点,是中华民族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思想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骨骼”,从根本上决定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性格禀赋、民族特性,架构起中华儿女的心灵空间。
对于“核心思想理念”,我们需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是“核心思想理念”的源头活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源远流长、历久弥新。《指南》指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教材为了避免相似概念带来的混淆,没有使用“基本思想理念”这一表述,而是称之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
这些思想理念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华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所从事的生产实践密不可分。我国先民主要以农业生产为生,在漫长的农业社会发展过程中,认识到生产生活要符合自然运行的规律,这便是“道法自然”思想的由来。他们观察到天地万物彼此关联、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由此逐渐形成“天人合一”的观念。古代劳动人民在农业劳作过程中形成纯朴务实的民族性格,推崇“脚踏实地、实事求是”,这种务实作风也影响了我国古代的知识阶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先民感受到的是一个生生不息、大化流行的宇宙,对自然运转、岁月变迁有着深刻的感知,加之中国悠久的史学传统,催生了“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精神。在生产生活和治国安邦的实践中,先民们看到人的力量与价值,这在政治上体现为“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治国思想。《指南》这四个方面的理念,向学生简明扼要地勾勒了一幅古代中华文明的思想图景,对今天也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修订版《道德与法治》对《指南》四种思想理念的呈现顺序有所调整,从整体的世界观、宇宙观出发,深入到对世界的认识与实践的把握,再探讨世界生生不息、变化发展的辩证规律,最后落脚于以民为本的社会历史观与价值观,从而形成较为系统、符合逻辑的表达顺序。
第二,“核心思想理念”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萃取与提炼。《指南》提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我们已从传统的农业文明步入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社会存在的巨大变化必然带来社会意识的改变,但社会意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历史继承性,这些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仍然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浩如烟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二乙醇胺 2,2'-二羟基二乙胺MSDS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docx VIP
- 贵州遵义市第四中学自主招生数学试题真题及答案解析.pdf VIP
- 血液透析滤过常规试卷附有答案.docx VIP
- 变电站一键顺控技术导则-2022年.pdf VIP
- 二三轮车交通安全课件.pptx VIP
- 13J502-2-内装修:室内吊顶.pdf VIP
- 1_4-二甲苯安全技术说明书.doc VIP
- 变频技术及应用(西门子)高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1).pptx VIP
- 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刑警大队业务用房修缮工程施工标书.docx VIP
- 2024年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必威体育精装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