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一体化建设.docx

思政课一体化建设.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目标定位和路径选择

王国芳

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我国的思政课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同时,思政课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亟须推进思政课的一体化建设。

一、“痛”与“通”:思政课一体化的现实需求

我国的思政课发展中还面临诸多痛点。从思政课本身看,各学段课程衔接不畅、内容交叉、目标不清;从学校层面看,各类课程同思政课建设的协同效应还有待增强;从社会层面看,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推动思政课建设的合力没有完全形成,等等。痛则需变,变才能通,通才能更好地发展。推进一体化建设,纵向打通,横向连通,正是大中小学思政课发展的现实需求。

对教师而言,思政课一体化似乎还是个“新”事物。其实,思政课的一体化的实践,早已悄悄地在教育教学的现实土壤中生根、萌芽了。我们翻翻思政课教材就可发现,高中思政课中的很多内容,在小学、初中阶段早已涉略,而且在大学的相关课程中,仍会以各种形式出现。可以说,在我们广大教师对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还茫然无措的时候,学生的思政课学习却已真真切切地“一体化”了。只不过是缺少系统设计和有效指导的、不自觉的“一体化”。而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更进一步,加强对思政课一体化的系统设计、有效指导和自觉实践。

(啊哈--这段是模板中的文字,忘了删:隆平是世界上第一位将水稻杂交优势成功地应用于生产的科学家,为中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巨大贡献。他让“中国以世界七分之一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

二、“形”与“神”:思政课一体化的目标定位

目前关于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的研究与讨论,已经比较充分了,内容涉及课程目标一体化、课程内容一体化、课程教学一体化、实施评价一体化、教学研究一体化、资源建设一体化、活动组织一体化、队伍建设一体化、保障机制一体化,等等。但从某种角度看,这些只是一体化的外在的“形”而非其内的“神”,或者说这一切都只是手段,而其背后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我们不能搞得轰轰烈烈,但忘记了为什么出发,忘记了思政课的初心和使命。

如果我们把思政课的教与学,看作是让学生欣赏一道亮丽的风景,那么,一体化建设就是要解决如何更好地让各学段学生站在不同的高度,从不同的角度来欣赏这道风景,从而看得更清更透更全、看成一个立体而不是只有一个一个零碎的点。这个过程中,我们既要解决“如何欣赏”的问题,这是具体的手段和形式层面的问题,也是一体化建设最外围的问题;但也要解决“欣赏什么”的问题,这主要是教学或课程的内容层面的问题,既制约着外围的教学手段和形式的选择,但又受制于作为核心的教学目标的设计;更要解决“为何欣赏”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追问,关系到思政课教学的目标问题,也即我们要立什么样的“德”、树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对课程目标早已作出了整体的规划,那就是小学阶段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初中阶段重在打牢学生的思想基础,高中阶段重在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大学阶段重在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大中小学应该各有侧重,共同帮助学生欣赏、领略好思政课的这一风景,并从中汲取营养、茁壮成长。

三、“点”与“面”:思政课一体化的路径选择

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个系统工程,既需要有科学的顶层设计,也需要有广泛的基层实践。从基层一线教育工作者的角度看,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在“一”上着手、“体”上着眼、“化”上着心。

“一”上着手。一体化建设的起点和基础是“一”,教育工作者要“一”上着手。对思政课教师而言,要处理好一个一个的内容,上好一节一节的思政,让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并为接下去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对其他学科教师而言,能挖掘好自己任教学科中的一个一个的思政教育教育因素,推动各自与思政学科的配合协同工作;对教研部门而言,组织好一次一次的一体化建设研讨,让老师在每一次教研活动中有切实收获;对学校和其他相关部门而言,做好一次一次的协调、配合工作,汇集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推动思政课建设的合力。这样,从“一”起步,一点一滴做起,一点一滴推进,一点一滴积累,汇点成线,由线到面,由面而体,最终收获“体”的效果。

“体”上着眼。思政课教学需要树立整体观念、运用系统思维,否则思政课教学就会陷入碎片化、割裂化,而这正是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纵向看,思政课教学需要老师们在“管好一段渠”的同时,关注“上下流”,明白前面的学段做了什么、后面的学段要做什么。以初中教学为例,对于某一具体的教学内容,初中思政课教师首先要弄清,在小学和高中是怎样要求的,教师是如何教的、

文档评论(0)

yangjiuj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