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的信中写道:“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您的人物,就他们本身而言,是够典型的;但是环绕着这些人物并促使他们行动的环境,也许就不是那样典型了。”典型环境,就是驱使典型人物行动和形成典型人物性格的生活环境。它包括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体情势的大环境,又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所形成的个人的具体生活环境。恩格斯在《致斐迪南·拉萨尔》中为典型环境提出了一个形象化的表述:“福斯泰夫式的背景”。“福斯泰夫式的背景”:福斯泰夫式是莎士比亚的《亨利四世》和《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两剧中的人物,是封建关系解体时期“无衣无食的雇佣兵和冒险家”的典型,莎士比亚围绕着这个典型,描绘了一幅16世纪英国动荡社会的五光十色的画面。“福斯泰夫式的背景”指的就是典型环境。第30页,共6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A、典型人物的性格是在典型环境中形成的。如林冲:B、典型人物也并非永远在环境面前无能为力,在一定条件下,他又可以对环境发生反作用。如曹七巧: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如《红岩》第31页,共6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四)、典型化典型化就是指作家把从生活中得来的素材,经过选择、集中、想象等艺术加工,改造成具有典型性的文学形象的过程。它主要包括:个性化、概括化。典型化的方法:从个别到一般第32页,共6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三节文学意境“意境”则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它是华夏抒情文学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第33页,共6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意境”溯源(一)先秦至汉代:大量的创作实践。意境理论的诞生,离不开创作实践所提供的“标本”。如《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另外,在理论层面,“言不尽意”、“得意忘言”等。第34页,共6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孕育期:魏晋南北朝。魏晋六朝时期,在创作层面,大量抒情咏物具有意境的作品出现。如三曹、阮籍、陆机、陶渊明、颜延之、鲍照等为代表。阮?籍《咏怀诗》之一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第35页,共6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在理论层面,《文心雕龙》、《诗品》开其先河。从观物到构思再到写作,整个过程中,“神”与“物”、“情”与“景”始终是契合交融的。钟嵘:“滋味”说刘勰:“物感”说第36页,共6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形成期:唐代。这是对高度繁荣的唐代特别是盛唐诗歌进行理论概括的结果。唐代诗学家对意境理论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境”这个新的美学范畴。李白《怨情》: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第37页,共6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在理论层面,王昌龄、皎然、刘禹锡、司空图等做了理论阐释。王昌龄在《诗格》中把“境”分为三类:物境、情境和意境:“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中唐皎然《诗式》对诗“境”作出了条分缕析的理论升华,是一部有内在系统性的美学专著,提出了文外之旨,取境。刘禹锡作了一个明确的规定:“境生于象外”。晚唐司空图《诗品》对这一理论作出了形象而深刻的阐释:“象外之象”,“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确立了基本内容和理论框架。第38页,共6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9页,共6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40页,共6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4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更年期综合征的食物选择.ppt
- 普通心理学教案修改.ppt
- 氟喹诺酮药物的合成技术.ppt
-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2).ppt
- 第二节估计量的评价标准.ppt
- 群体消费心理与行为.ppt
- 格林巴利综合征查房.ppt
- 自动控制理论发展历史.ppt
- 神经定位诊断感觉系统.ppt
-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形态学观察.ppt
- 2025年潮玩爱好者个性化需求洞察报告.docx
- 背影获奖说课课件PPT.pptx
- 《共享办公空间与共享经济模式下的空间共享模式创新与市场趋势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聚焦未来:2025年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构建难点与对策.docx
- 低空经济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与策略.docx
- 数字化环境下高中生物教师教学画像构建与参与度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至2030中国超声膀胱扫描仪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在农村地区金融服务创新模式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数据仓库在智慧城市教育决策支持中的应用与人才培养》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生音乐风格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路径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