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版高中全程复习方略语文强基版-专题五二十七古代诗歌阅读专项练语言的鉴赏.docxVIP

2026版高中全程复习方略语文强基版-专题五二十七古代诗歌阅读专项练语言的鉴赏.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集训提升练

二十七古代诗歌阅读专项练·语言的鉴赏

(50分钟45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

巴丘①书事

陈与义

三分书里识巴丘,临老避胡初一游。

晚木声酣洞庭野,晴天影抱岳阳楼。

四年风露侵游子,十月江湖吐乱洲。

未必上流②须鲁肃③,腐儒空白九分头。

【注】①巴丘:今湖南岳阳,历代兵家战略要地。②上流:巴丘处在东吴上游。③须鲁肃:周瑜至巴丘病重,上书孙权举荐鲁肃以自代。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用“三分书”而不用《三国志》,暗示当时河山分裂,中原沦陷的局面,引出下句避乱巴丘的现实。

B.颔联写的景色苍凉激越,意境雄浑阔大。这两句与杜甫“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所用的艺术手法不尽相同。

C.尾联用“九分头”去呼应首句的“三分书”,写自己避难漂泊中,仍念念不忘国事,焦急得头发全都白了。

D.本诗含蓄蕴藉,感时伤事,把个人遭遇和国家命运融合在一起,和忧国忧民杜甫诗的风格相近。

【解析】选C。C项,“仍念念不忘国事,焦急得头发全都白了”错,诗句用的“空白九分头”,意为“大部分头发都白了”。

2.(鉴赏炼字)《唐宋诗举要》中赞赏本诗的颈联“吐”字,说“言水落而洲出也,吐字下得奇警”。“奇警”是指文字或言论含义新颖、深切,请结合诗句鉴赏“吐”字的“奇警”之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吐”字化静为动,新奇特别。诗人眼前是洞庭湖中的沙洲因水少而露出来的静景,作者用“吐”写出了江湖主动吐出了沙洲的动态。②“吐”字将无生命的事物写出了生命,生动形象。江海是自然之物,作者赋予它们生命力,能吞吐沙洲。(此条答“比拟”也可)③“吐”字包含了作者的奇特丰富的想象:丰水期江湖吞没了沙洲,枯水期江湖吐出了沙洲。(此条答“虚写”也可)(每点2分)

【解析】①“十月江湖吐乱洲”意思是已到十月,洞庭水落,吐出了纵横错落的沙洲。“吐乱洲”是指秋冬之际,洞庭湖水落,湖中露出许多不规则的沙洲。诗人用一“吐”字化静为动,新奇特别。诗人眼前是洞庭湖中的沙洲因水少而露出来的静景,作者用“吐”写出了江湖主动吐出了沙洲的动态。②此句运用比拟的手法,用一“吐”字将无生命的洞庭湖写出了生命,生动形象。江海本是自然之物,作者用一“吐”字赋予它们生命力,能吞吐沙洲。③此句运用虚写的方式,“吐”字用得生动险劲,这一“吐”字包含了作者的奇特丰富的想象:枯水期江湖能吐出沙洲,同样丰水期江湖也能吞没沙洲。想象之奇令人赞叹。

【诗意疏通】

我在《三国志》里早就认识了边防重镇巴丘,而今年岁老迈,只因避难才得以初次一游。听到寒风吹刮树木的飒飒声响充满了广阔的洞庭原野,又见惨淡的日光笼罩着这座古老的岳阳楼。四年来的风餐露宿、辗转奔波使我的生活饱受侵扰,已到十月,洞庭水落,吐出了纵横错落的沙洲。唉,朝廷未必会派鲁肃这样的良将镇守上游,我这个书呆子却空自焦急几乎全白了头。

二、(2025届·泰安模拟)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3、4题。(9分)

始闻秋风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飕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首联使用拟人手法,从对方着墨,生动地营造了今又话别情韵浓郁的意境。

B.五更时分,凉风飕飕,听到这熟悉的声音,知道“秋”回来了,正面点题“始闻秋风”。

C.“一年颜状镜中来”一句,抒写由“始闻秋风”生发的感慨:时光飞逝,容颜已改。

D.“为君”照应首句,使诗的结构完整。“扶病”暗扣第四句,写出一年颜状衰变的原因。

【解析】选A。A项,“从对方着墨,生动地营造了今又话别情韵浓郁的意境”错,从自己着墨,不是从对方着墨。诗人把秋风拟人化,说去年看黄菊与秋风告别,今年秋风又回来了,没有“话别”的情韵。

4.(鉴赏语言风格)有人认为,《始闻秋风》不同于一般文人的“悲秋”之作,它是一首高亢的秋歌。请结合相关诗句,简析其“高亢”的特点。(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诗的颈联写“马思边草”“雕眄青云”,精神振作,豪情万丈。②尾联写诗人迎秋风上高台,翘首四望,激情满怀。③既表现了诗人对秋的热爱,更凸显了诗人自强不息的意志。(每点2分)

【解析】颈联“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用力一转,精神顿作。到了尾联,由于有颈联“马思边草”“雕眄青云”为比兴,这里的迎秋风上高台,翘首四望的形象的寓意也就自在不言之中了。“为君”二字照应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sf9999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