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转录组测序分析附子须根成结的分子机制.pdfVIP

基于转录组测序分析附子须根成结的分子机制.pdf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25年1月第48卷第1期JournalofChengduUniversityofTCM,2025,Vol48,No1

基于转录组测序分析附子须根成结的分子机制

章景,李永宁,袁鑫怡,王富华,高继海,彭成▲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1137)

【摘要】目的:基于附子栽培基地中出现的须根成结现象,探究其形成的分子机制。方法:本研究针对

附子须根成结现象,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附子、须根及根结转录组进行分析,探究附子须根成结的分子机

制。结果:本研究共获得11915GbCleanData,794466条unigenes,共有43899条unigenes在8大数据库得

到注释。KEGG富集显示,共有28814条unigenes参与到138条通路中,其中植物-病原菌互作通路注释最

为丰富,另有68条基因注释到参与植物防御病菌害的WRKY转录因子家族。通过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发现

病原微生物通过侵害角质层、细胞壁突破植物防御,3酮酰基CoA合成酶和纤维素合成酶在防御过程中发

挥重要作用。UTP葡萄糖1磷酸尿苷酰转移酶、1,4葡聚糖分支酶、蔗糖合酶均在膨大根结中表达上调,

α

提示淀粉和蔗糖代谢通路是根结膨大的重要途径。结论:本研究解析了附子须根成结的发生发育机制,为

研究附子抗病原微生物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附子;须根;根结;转录组测序;病原微生物

【中图分类号】R2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668(2025)01002008

【DOI编码】1013593/jcnki511501/r202501004

【引文格式】章景,李永宁,袁鑫怡,等基于转录组测序分析附子须根成结的分子机制[J]成都中医药

大学学报,2025,48(1):2027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carmichaelii些微生物可特异性感染根部,促进宿主与病原微生

Debx.的子根加工品,是我国四川省典型的道地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豆科植物与共生根瘤菌的

材,有着长达1300余年的栽培历史,其栽培范围广相互作用,形成固氮根瘤,促进植物的生长发

泛,包括川西平原地区及周围的低山丘陵、川西南育[78]。经实地走访附子种植基地发现,乌头的生

高原布拖以及陕西汉中和云南等地[12]。附子包含长发育过程中还存在着须根长结的现象,表现为地

成分众多,主要活性成分为双酯型生物碱、单酯型上部分生长健康的乌头植株其地下须根存在片段

生物碱以及多糖类,在救治风寒湿痹、元阳衰微等化膨大成结现象,且成结位置多样、根结形状不规

相应疾病起着重要作用,更被誉为“回阳救逆第一则,如须根上部、下部以及须根分支处。

要药”,在日本、韩国和印度等亚洲国家均被广泛应目前我国对附子的研究多集中在子根系膨大、

用[3]。随着中药市场的扩大,附子除了具有显著的活性物质以及毒效关系等方面,对于附子须根成结

药用价值,其作为中药农业作物,有效地带动了地的分子机制还未有报道。本文选取附子、须根及须

方农业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经济价值[4]。根膨大成结处为研究对象,利用转录组学技术从关

乌头以块根繁殖,因此道地产区附子的种植采键差异基因及生长代谢通路角度探究须根成结的

用“高山育种,平坝栽培”的生产工艺,即在主产区分子生物学机制。

用子根进行商品化生产,在高原地区利用子根保种1试验材料

繁殖[5]。但由于病原微生物在不同产地之间的传11材料

播,以及栽培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附子容易发乌头植株采自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附子种植

生不同程度病害胁迫。乌头栽培常见的根部病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经典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人力资源管理师持证人

专注于各类文档、文案、文稿的写作、修改、润色和各领域PPT文档的制作,收集有海量各类规范类文件。欢迎咨询!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5月14日上传了人力资源管理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