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改良与建设_郑大华.pdf

正确认识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改良与建设_郑大华.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11

“”,:,

但这一两难矛盾其实比此文之表述要简单且明确得多清末改良与改革完全是为了维护清王朝

,,

的统治而被迫推行的而当某些改良与改革措施实际的施行将会危及其政治统治之时清廷统治集团

,。、

就会毫不犹疑地改弦更张而绝不肯接受那样的结果此当为导致清末改良与改革失败之最重要最

“”。

根本原因的那个两难矛盾

,,

纵观中国近代历史晚清洋务运动所开启的是一条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不归

,,,。

之路一旦开启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就绝不会止于清末种种改良与改革举措所规定的界限之内

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所揭示的物质生产活动的发展最终推动着社会进步之历史发展规律在中国

。“”,、

近代历史发展中的体现其师夷之长技的实质是经济变革经济的变革发展与其迟早必然引发的

,。,

政治变革与维护清王朝统治之间的矛盾对于清廷统治集团来说无疑是一道无解之题所以只有当

,“

革命党人的武装起义通过革命方式使其面临灭顶之灾的时候清廷统治集团才被迫以接受优待条

”。

件而无奈地退出历史舞台

,,。

随着清王朝的倾覆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中国在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进程中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

毋庸讳言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充分革命党人力量的不足辛亥革命中存在着的诸多弱点对

,。

旧制度的扫除并不彻底传统守旧的政治势力并未退出历史舞台民初控制着中国政治统治权力的

袁世凯即为传统守旧政治势力的代表。随着年月袁世凯解散国会并炮制出利于其专制独裁

19141

《》,,、

的中华民国约法以及帝制自为等一系列倒行逆施使民初以制定宪法召开国会为核心的政治建

设进程又归于失败。

,。

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继续有待于新的时机与新的推动力量

收稿日期20200429

,。,。

作者李学智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天津300387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实用至上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