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晚唐节度使带相衔问题考论
·读史札记·
中晚唐节度使带相衔问题考论
黄承炳
清人钱大昕曾言:“唐中叶以后,诸道节度使带平章事,兼侍中、中书令,并列衔于
①
敕牒后,侧书‘使’字,故有‘使相’之称,五代因之。”侍中与中书令是唐代门下、
中书二省长官,自唐初以来便一直为相衔;平章事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省称,在唐高
②
宗时固定为正式宰相名称。如所周知,唐朝经安史之乱后,藩镇渐成尾大不掉之势,
节度使“据要险,专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
③
列天下”,对朝廷构成巨大威胁。在这一背景下,唐廷采取了钱氏所言为节度使加同
中书门下平章事、侍中与中书令等宰相衔的措置,既是希望能够激励节度使中“大忠大
勋”者,也是为了羁縻藩镇中“跋扈难制者”,从而维系唐廷对地方的统治。④
前辈学者已留意到中晚唐节度使带相衔这一现象,并对相关案例作了较为完整
⑤
且系统的梳理、分类与统计。不过,现有研究大多延续钱大昕的说法,认为中晚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传统中国基于官吏任用的央地关系调节机制及其现代价
值研究”(22CZZ032)阶段性成果。
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卷62《五代史二·唐明宗家人传》,方诗铭、周殿杰校点,上海:
①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891—892页。标点有改动。
张国刚:《唐代官制》,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年,第2—5页;贾玉英:《唐宋时期宰
②
相名号制度变迁论略》,《中州学刊》2009年第6期。
5019751328
《新唐书》卷《兵志》,北京:中华书局,年,第页。
③
唐宪宗朝宰相权德舆曾总结过朝廷为节度使加相衔原因,参见《旧唐书》卷148《权德
④
舆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4004页。
王寿南:《唐代藩镇与中央关系之研究》,台北:大化书局,1978年,第170—197页;
⑤
19831
杨友庭:《三省六部制的形成及其在唐代的变化》,《厦门大学学报》年第期;王素:
1986221225
《三省制略论》,济南:齐鲁书社,年,第—页;张美华:《唐朝使相研究》,
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2004年;赵建建:《唐五代使相的权力流变》,
硕士学位论文,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2007年;刘晓艳:《从唐中后期使相的变迁看
唐末地方独立化的进程》,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2年;贾玉
英:《唐宋时期使相制度变迁初探》,姜锡东主编:《漆侠与历史学:纪念漆侠先生逝世十
周年文集》,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322—342页。
201
历史研究2022年第6期
唐节度使所带相衔只是一种虚衔,不可与在朝正任宰相相提并论。如张美华认为:
“唐朝使相享有在敕牒后侧列衔的权利,为了区别于真宰相,使相列衔之下要注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