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初期美国对中立国政策_梁志.pdf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研究·

战后初期美国对中立国政策 

梁 志

摘 要:二战结束前后,在大国关系急剧变动的影响下,“中立”作为同

盟对立面出现在美国外交话语与实践中。面对中立国对中立地位的坚守和苏联

的“中立攻势”,美国逐步放弃将中立国纳入其全球反共同盟体系,转而推行

塑造亲西方“中立”政策,主要表现为积极促使中立国加入联合国,竭力通过

经济和军事等手段,瓦解瑞典、瑞士和奥地利的中立地位,诱迫它们在冷战中

站在西方一边,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美国“准同盟国”。美国塑造亲西方“中立”

的根本目的,是在保证国家绝对安全的基础上谋取全球霸权。

关键词:美国 中立国 联合国 冷战 霸权

■■

“中立问题如同国家间冲突问题一样古老。”■一般认为,“中立”的历史最早

可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当时米利都人拒绝在爱奥尼亚希腊城邦和波斯的冲突中支

持任何一方。在公元前4—前2世纪的印度孔雀王朝,“中立”观念已广为流行。■

进入中世纪,冲突双方经常被认为一方是正义的,一方是不正义的。如此一来,

第三方选择中立,就会因为没有支持“正义的一方”而在道德上站不住脚。即便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美国对朝鲜半岛政策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1945—

2001)”(21ZD245)阶段性成果。

⑦  Birgit Karlsson, “Neutrality and Economy: The Redefining of Swedish Neutrality, 1946-52,” 

JournalofPeaceResearch, Vol. 32, No. 1, 1995, p. 37.

②  Gregory A. Raymond, “Neutrality Norms and the Balance of Power,” Cooperationand

Conflict:NordicJournalofInternationalStudies, Vol. 32, No. 2, 1997, p. 123; Michael 

Brecher, “Neutralism: An Analysis,” InternationalJournal, Vol. 17, No. 3, 1962, p. 225; Peter 

Lyon, “Neutrality and the Emergence of the Concept of Neutralism,” TheReviewofPolitics, 

Vol. 22, No. 2, 1960, pp. 257-258.

135

历 史 研 究 2023年第4期

如此,为避免参与和自己关系不大或对自己不利的战争,各国君主仍不时选择中

立。■三十年战争结束后,现代意义上的主权国家兴起,国家利益优先的现实主

义国际关系观念为各国广泛接受,战争被认为是一种合法手段,中立也因此成为

法律允许的行为。从拿破仑战争结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中立原则成为维也

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欧洲相对和平的重要因素,亦是解决欧洲国家海

外冲突的重要手段。相应地,这一时期,中立的国际法地位与以往相比明显上升,

制度化程度空前提高。■一战爆发后,受集体安全思想兴起等因素影响,中立行

为不断陷入危机。可以说,中立是世界历史上的重要现象,是影响战争与和平的

重要因素。

近年来,众多研究者致力于探讨中立问题,时间集中于19世纪初至第二次世

界大战结束前,主要论题为:大国政治、技术进步和集体安全对中立的影响;各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实用至上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