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心理学第一章第二讲.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整体水平的神经生理学概念2、平均诱发电位(Averagedevokedpotentials)外加一种特定的刺激作用于感觉系统或者是脑的部位,当给予刺激或是撤销刺激时,在中枢神经系统或者是传导路径上所记录到的电位变化。提高S/N比,采用电子计算机采样技术,把多次重复的同一个事件所引起的脑电变化,以精确的时间关系取样。然后将信号叠加,这样就提高了S/N平均诱发电位。第30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平均诱发脑电波平均诱发脑电是一组复合波。0-10ms在头皮上记录的由外部感觉刺激在相应的感受器引起的感觉诱发电位,这部分电位叫平均诱发电位的早成分。10-50ms平均诱发电位的中成分50ms-500ms是晚成分第31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平均诱发脑电波潜伏期50-150ms之间出现的正向波称为P100波,简称P1波;潜伏期约150-250ms的负向波称为N200波,简称N2波;潜伏期约250-500ms的正向波称为P300波,简称P3波。第32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平均诱发脑电波P3与心理活动关系密切,P3波形与各种感觉刺激的性质、强度无关,取决于被试主观的心理状态和对刺激意义的理解,对于同一种刺激,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可以得到不同的P3波。对有相同意义的不同刺激,可以引发相同的P3波。晚成分与心理活动的关系是当代心理生理学的热门研究课题。第33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细胞神经生理学基本概念1、神经信息在脑内的传递过程“全或无”规则:每个神经元都有一个刺激阈值,对阈值以下的刺激不发生反应;对阈值以上的刺激,不论其强弱均给出同样高度(幅值)的神经脉冲发放。级量反应:这类反应中,其电位的幅值随阈上刺激强度增大而变高,反应的频率并不发生变化。第34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细胞神经生理学基本概念2、神经信息传递的物质基础静息电位: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外钠离子浓度较高,细胞膜内钾离子浓度较高,这类带电离子因膜内外的浓度差造成了膜内外大约负70-90毫伏电位差,称之为静息电位(极化现象)。反极化(超射):当这个神经元受到刺激从静息状态变为兴奋状态时,细胞膜首先出现去极化过程,即膜内的负电位迅速消失的过程,然而这种过程往往超过零点,使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这个反转过程称为反极化或超射。第35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一章导论第一节生理心理学研究对象及意义第二节脑研究的历史回顾第三节学习生理心理学所需的基础知识第四节生理心理学研究方法内容内容内容内容第2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三节学习生理心理学所需的基础知识一、精神病与精神病学的基本知识二、神经病与神经病学的基本知识三、神经系统的形态结构与基本功能四、神经生理学基础知识五、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第3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神经系统的形态结构与基本功能(一)神经组织的基本概念(二)神经解剖学知识第4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神经组织的基本概念1、神经细胞神经元由胞体、轴突和树突组成。突触:神经元之间发生发生关系的微细结构。由突触前神经末梢终扣(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两者之间的突触间隙所组成。突触的结构主要有,轴突-胞体式;轴突-树突式;突触按着功能分,可分为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第5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神经元第6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神经元与突触传递第7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神经组织的基本概念感觉神经元:接收感应器信息神经元的类型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将信息带给肌肉和腺体第8页,共5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神经组织的基本概念2、胶质细胞的作用1)在发育过程中起作用,胶质细胞帮助新生的神经元找到自己在脑内的适当位置。2)脑内环

文档评论(0)

xiaoshun20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