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驿路梨花》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驿路梨花》是一篇以边疆生活为题材的小说,立意新颖,构思精致,标题巧妙。作者围绕“梨树林边小茅屋的主人到底是谁”的问题,层层设置悬念,制造误会,最终以插叙的方式交代了小茅屋的建造者。曲折生动的情节演绎了助人为乐的感人故事,展示了雷锋精神在祖国边疆发扬光大的情景,赞美了互帮互助、诚信友善的美好社会风尚。景物的描写创造了优美的意境,烘托了人物纯洁的心灵,象征了淳朴了民风。
雷锋精神是对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继承和发展,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时代精神。
教学目标:
1、学习略读的阅读方法,了解小说的情节。
2、梳理文章的记叙顺序,分析构思的巧妙及表达效果。
3、细读课文,感受人物的精神风尚。品味写景语句,感受梨花
的美和写景的妙处。“梨花”的内涵,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
4.引领学生感悟雷锋精神,大力弘扬雷锋精神,使雷锋精神深入学生心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的生活和精神世界。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略读的阅读方法,了解小说的情节。
2、梳理文章的记叙顺序,分析构思的巧妙及表达效果。
教学方法:
谈话法、情境教学法、略读法、精读法、问题探究法、情感体验法等方法相结合。
课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预习。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沐浴在温暖的春光里,我们不禁会感叹到:春天该是最美妙的时光了,姹紫嫣红开遍,每一朵花都鲜妍明媚,每一缕空气都浮动着清香。看那一树一树的花开,你最爱哪一种?喜爱梨花吗?她纯洁无瑕,纤尘不染,冰肌玉骨,朴实无华,芳香四溢。我们有太多素洁淡雅的词来形容梨花的风姿。今天我们就去欣赏驿路梨花的景象,领略发生在那里的动人故事。
二、略读课文,感知文意
1、配乐略读,观其大略,了解故事情节。
问题:看看文中写到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做了哪些事?
要求:略读要讲究速度,450字/分钟,5分钟内读完,请大家把握好时间。
2、梳理情节,了解内容。
交流:时间到,我们一起来了解课文内容。文中依次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与小茅屋有过什么故事?
人物
行为
“我”和老余
在大山深处的梨树林边,发现小茅屋;小茅屋给我们提供了食宿照料;为小茅屋房顶加草,挖水沟。
瑶族老人
打猎迷路,得到小茅屋的照料;专门到小茅屋送粮食,方便路人;和“我们”一起修葺小茅屋。
哈尼小姑娘
接替姐姐照管小茅屋。
解放军战士
向雷锋同志学习,为方便过路人,建造小茅屋。
梨花
被解放军战士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所感动,照料茅屋。
三、品析构思,体味悬念
1、感受故事情节的曲折性。
问题:(1)课文围绕小茅屋,演绎的是助人为乐的感人故事,作者采用了第几人称的手法?故事情节是按什么顺序推进的?
(2)小茅屋是文中的核心事物,如果以建造、照料小茅屋的自然顺序来写,你会怎么安排故事情节?想一想,这样写可以吗?(联系阅读课文时,最强烈的情绪体验来体会。)
(改动:这样写来,故事的发展更自然,情节更简洁。但平铺直叙,文章一马平川,故事波澜不起,读来了然无趣。
原文:我们对“谁是小茅屋的主人”,满怀了好奇和期待,想跟随作者去一探究竟。虽是同一个故事,但情节的曲折波澜不同,读来更扣人心弦,更能引起阅读者心理的起伏波动。)
(3)过渡:故事的曲折和波澜怎么产生的?好奇心怎样被激发的?(设置悬念和制造误会。)
2、跳读课文,找出并体会悬念和误会的妙处。
问题:文中设置了几次悬念?产生了几次误会?
(解读悬念:悬念指悬而未决的念头,心中未解决的疑问。)
悬念的设置
误会的产生和消除
第一次
行走在深山茂林中的“我们”发现竹篾泥墙的小茅屋出现在梨树林边,屋内漆黑,没有灯也没有人,白木门板上用炭黑写着“请进”二字。“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疑问自然产生。
得到小茅屋热心照料的“我们”,以为前来送米的瑶族老人就是小茅屋的主人,抢着说感谢的话,老人说他是过路人。
第二次
悬念继续深入:瑶族老人不是主人,那“主人家是谁”呢?
瑶族老人说:他打听到一个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要用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来帮助过路人,听了老人的讲述,“我们”以为梨花就是小茅屋的主人。
“我们”正在修葺小茅屋时,看见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面的,“我”料想她就是梨花。可小姑娘说:“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第三次
解放军叔叔为什么盖小茅屋呢?
恍然大悟
课文设置三个悬念,制造两次误会,使悬念迭起,误会丛生,一环扣一环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故事一波三折,充满波澜与曲折。这样的构思可谓曲尽其妙,引人入胜。
四、感悟主旨,把握精神
1、明确小茅屋的主人,把握人物精神,体会美好品质。
通过对小茅屋主人的层层探寻,我们终于见到了庐山真面目。那么至此,你认为谁是小茅屋真正的主人呢?从这组人物身上,你感受到哪些美好的品质和优良的社会风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七年级上册语文暑期课前预习单.pdf
- 第16课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 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docx
- 湖北省监利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x
- 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ocx
- 九上13.湖心亭看雪 课件.pptx
-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江西省萍乡市七年级语文月考试卷(含答案).docx
- 广东省中山市 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docx
-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江西省赣州市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含答案).docx
- 重庆九龙坡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pdf
-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江西省南昌市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