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一、瓷胎:瓷胎细薄(糯米胎),修胎规则;二、造形:多为碗、瓶、烟壶之类的日用小件瓷;三、底轴:为纯白轴;大多为小件,超过一尺大的都少见。四、珐琅彩色:色极鲜艳且柔和,很少为纯色而为粉彩型偶合色。色种多,同一物上可出现七、八种颜色,多达十多种。五、色料特点:每一图案均由多种色料调配而成。其料彩表面光滑有玻璃质反光感,有时还可反射蛤蜊光,十分美观。珐琅彩瓷的特点六、绘画和纹饰珐琅彩瓷的绘画是其精华所在,多为工笔画。珐琅彩绘的发展有各自的时代特点。康熙珐琅:内容多为缠枝牡丹、缠枝西蕃莲、缠枝秋葵,也有写生花卉。有花无鸟构图上:花大叶大,内容简单,缺乏生气。质地有红、黄、蓝、白等各种颜色,但所有色彩和绘画都在器物外面,内壁洁白。施色匀净是康熙珐琅彩的最大特点。雍正的珐琅彩比较成熟,工艺上有所突破,彩料更为丰富。雍正珐琅彩纹饰多为山水、竹石、花鸟等景物,同时在绘画中配以相应的诗句,融诗、书、画于一体,别有风味,显得更加高雅。2、素三彩“素三彩”一词首先出现在清末寂园叟《陶雅》中:“西人以康熙黄、茄、绿三色之瓷品为素三彩”,其中的“三”代表多数,无特定含意。属于瓷器的釉上彩品种之一黄、绿、紫三色为主,不用红色制作方法:高温烧成的素瓷胎上用彩料填在已经划好的纹样内,再经低温烧成。3、五彩五彩是釉上彩绘的一种红、黄、绿、蓝、紫等各种带玻璃质的彩料,按图案纹饰需要施于釉上,再在彩炉中二次焙烧而成的。粉彩是瓷器釉上彩装饰手法的一种,又名“软彩”。是在清康熙年间在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的影响而产生的新品种,是在彩绘时掺加一种白色的彩料“玻璃白”。“玻璃白”具有乳浊效果,画出的图案可发挥渲染技法的特性,呈现一种粉润的感觉,因此被称为“粉彩”或“软彩”。粉彩始创于康熙,极盛于雍正。4、粉彩在素胎白瓷上勾勒出图案的轮廓,后在轮廓内填上一层玻璃白,再在玻璃白上施釉彩。粉彩是在五彩所用的原料内,掺入一部分俗称“玻璃白”的物质,利用其乳浊作用,使色彩出现浓淡凹凸之感。粉彩与五彩的区别:五彩不使用玻璃白。玻璃白是含铅化合物,系填粉彩用的不透明的色料,呈不透明白色。由红丹、石英、硝酸钾、氧化砷配制而成。多用作花头和人物服装的洗染的底色。瓷器中珐琅彩与粉彩怎么区别呢1、珐琅彩色彩繁多,多到十多种不同的色,而粉彩釉达不到珐琅彩那么丰富。2、珐琅彩料绘制的花纹是堆起来的一层厚厚的料,有立体感,用手指可摸得到;而粉彩釉是一薄薄的釉水涂上的,很平坦,摸不到凸起的感觉。3、珐琅彩色调非常艳丽美观,而粉彩则显得不及。4、珐琅彩料较厚的地方釉面出现极细的开片(冰裂纹),并明显有玻璃质感;粉彩不存在开片的问题,且无玻璃质感(不反光)。5、珐琅彩没有蛤蜊光晕散现象,而粉彩器则有极美的蛤蜊光晕散在色彩的周围。化学成分区别:1.珐琅彩中有化学成份“硼”,五彩和粉彩中都不含的;2.珐琅彩中含“砷”;3.康熙前的瓷器中黄色为氧化铁,而珐琅彩中黄色的成分是氧化锑;4.珐琅彩还有用康熙前没见过的胶体金着色的金红。郎红釉是以铜为着色剂,用1300℃高温烧成。因此当时有民谚说:“若要穷,烧郎红。”所以郎红器在当时就很昂贵。传世品以瓶较多,常见的有观音瓶、棒棰瓶特点:由于釉汁厚,在高温下产生流淌,所以成品的郎红往往于口沿露出白胎,呈现出旋状白线,俗称“灯草边”。而底部边缘釉汁流垂凝聚,近于黑红色。为了流釉不过底足,工匠用刮刀在圈足外侧刮出一个二层台,阻挡流釉淌下来,这是郎窑红瓷器制作过程中一个独特的技法,世有“脱口垂足郎不流”之称。郎窑红瓷器底部书写年款的有大明宣德年制、大清康熙年制两种,但数量不多元代卵白釉器中,凡属经浮梁瓷局下达订烧之印有铭款者,皆可以官窑器视之,俗称“枢府釉”。
“枢府釉”瓷的特点:⑴胎体系用高岭麻仓土与瓷石二元配方制作,胎质细白但有微小气孔。⑵釉为石灰-碱釉,不易流淌。釉色白中泛青如鹅卵,且失透,与透明之青白釉(影青)有明显区别。青花瓷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器,英文名blueandwhiteporcelain元代青花指用氧化钴做呈色剂,在瓷胎上直接绘画纹饰,再罩以透明釉,在1300℃左右高温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其中有些器皿采用高铁低锰的进口青料,又称“苏麻离青,回回青”等名称。元、明初景德镇窑的青花瓷器大多用这种青料。特点是发色凝重浓艳,并带银黑色结晶状斑点(俗称铁锈斑)。经化验,进口料中含锰量低,含铁量高成份形成独特的风格。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目前发现最早的青花瓷标本是唐代的;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元代;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