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第七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20讲人民解放战争.docxVIP

2026年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第七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第20讲人民解放战争.docx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0讲人民解放战争

课标要求

历史纲要

选择性必修

通过了解全面内战的爆发及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分析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灭亡的原因,探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了解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曲折过程,理解中国政治道路发展的独特性

考点一从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到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

1.下面漫画影射了蒋介石抗战胜利后政策的本质是什么?

提示:“假和平,真内战”。(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坚持独裁内战的方针)

2.1948年前后国统区出现了以下现象:大城市中交易多以美金计算,租赁房屋、缴纳学费多以实物收付;农村普遍以粮食作为价格标准;偏僻地区以物易物之风盛行。你对当时国统区的这些现象有何认识?

提示:1948年前后国统区出现交易以美金计算、以实物收付、以物易物等混乱的经济现象,反映了当时国统区经济秩序的混乱和崩溃,这表明国民党政权在经济管理和社会治理方面的无能,导致其统治威信下降。

1.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重庆谈判:1945年8月底到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署了“双十协定”。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2)政协会议召开:1946年1月,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案等五项协议。

2.全面内战的爆发

(1)内战爆发:1946年6月,国民党以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向解放区展开大规模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2)全面进攻:1946年7至10月,人民解放军挫败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3)重点进攻

陕北解放区

彭德怀率领的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

山东解放区

陈毅、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取得孟良崮战役的胜利

3.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

措施

影响

国民党政府于1948年开始发行金圆券,其贬值速度比法币更快,各地纷纷拒用金圆券,民间自动重新使用银元;国民党政府又发行银圆券,仍以失败告终。[链接选必1·第15课]

造成国统区恶性通货膨胀,物价飞涨

国民党的反动政策和官僚资本的巧取豪夺

导致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下降,出现了第二条战线

颁布《中华民国宪法》

暴露了国民党当局坚持独裁和内战的真面目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宪政”(1948年国民政府改组为总统府之后)[链接选必1·第3课]

①实施:1948年,召开“国民大会”,选举蒋介石、李宗仁为总统、副总统,建立总统府,取代国民政府

②实质:国民党以此为其独裁统治披上“宪政”的外衣,但最终逃脱不了崩溃的命运

学生用书?第178页

第二条战线

第二条战线是指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成功运用和影响下,国民党统治区广大爱国学生、工人、市民及其他阶层人民群众广泛参加的,以反对国民党政权的内战、独裁、卖国政策为主要内容的爱国民主运动。相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反对国民党军队的军事斗争战线而言,这是第二条战线。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企图继续维持其一党执政的统治地位,排斥中共的政治参与,力图遏制中共的发展;中共提出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国家统一,建设独立、自由、富强的国家。抗战胜利之初的国内外环境、民众对和平的渴望、美苏两强对中国政治的态度,有利于和平而不利于战争。两党关系并未骤然破裂,经过重庆谈判、停战谈判、政治总协商会议,国共两党关系一度有所缓和,国内和平局面也得以暂时维持。

——汪朝光《中国近代通史:

中国命运的决战(1945—1949)》

信息获取——重庆谈判与内战爆发

材料目前与共产党谈判,乃系窥其要求与目的,以拖延时间,转移国际视线,俾国军抓紧时机,迅速收复沦陷区中心城市。待国军控制所有战略据点、交通线,待寇军完全受降后,再以有利之优越军事形势与共产党作妥协谈判。如彼不能在军令、政令统一原则下屈服,即清剿之。

——蒋介石绝密电报(1945年9月20日)

读史:据材料出处可知,材料内容是有关重庆谈判的史实;“拖延时间”“……军令、政令统一原则下……”是理解材料主旨的关键。

探究:根据材料,概括蒋介石谈判的目的。

提示:借谈判拖延时间,为发动全面内战作准备;借谈判之机,诱使中国共产党交出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

【拓展深化】全面内战爆发的原因

主要矛盾

抗日战争胜利后,阶级矛盾重新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国民党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不能代表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

中国共产党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实现民主革命的目标,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推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

国际环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推行遏制共产主义的政策,支持蒋介石政府发动内战

问题阐释——抗战胜利后的国共关系

材料重庆谈判是在抗战结束后极端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国共两党试图通过和平协商解决中国前途和命运问题的一次尝试。毫无疑问,历史为国共两党提供了一次和解的机遇,共产党抓住这个机遇,进行卓有成效的工作,做出了大的让步。而国民党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9****27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8月04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