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北京市东城区2024-2025高一下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教战守策【1】
1夫当今生民之患,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
2昔者先王【2】知兵之不可去也,是故天下虽平,不敢忘战。秋冬之隙,致民田猎以讲武。及至后世,用迂儒之议,以去兵、卷甲而藏之为王者之盛节。数十年之后,甲兵钝弊,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卒有盗贼之警,则相与恐惧讹言,不战而走。开元、天宝之际,天下岂不大治?惟其民安于太平之乐,其刚心勇气,消耗钝眊【3】。是以区区之禄山一出而乘之,四方之民兽奔鸟窜。天下分裂,而唐室因以微矣。
3盖尝试论之:天下之势,譬如一身。王公贵人所以养其身者,岂不至哉!而其平居常苦于多疾。至于农夫小民,终岁劳苦,而未尝告疾。此其故何也?夫风雨霜露寒暑之变,此疾之所由生也。农夫小民,盛夏力作而穷冬暴露,筋骸冲犯,肌肤浸渍,轻霜露而狎风雨,是故寒暑不能为之毒。今王公贵人,处于重屋之下,出则乘舆,风则袭裘,雨则御盖。凡所以虑患之具,莫不备至。畏之太甚,而养之太过,小不如意,则寒暑入之矣。是以善养身者,使之能逸而能劳,步趋动作,使其四体狃于寒暑之变,然后可以刚健强力,涉险而不伤。夫民亦然。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骄惰脆弱,如妇人孺子不出于闺门。论战斗之事,则缩颈而股栗;闻盗贼之名,则掩耳而不愿听。而士大夫亦未尝言兵,以为生事扰民,渐不可长。此不亦畏之太甚而养之太过欤?
4且夫天下固有意外之患也。愚者见四方之无事,则以为变故无自而有,此亦不然矣。今国家所以奉西北之虏者,岁以百万计。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此其势必至于战。战者,必然之势也。不先于我,则先于彼;不出于西,则出于北。所不可知者,有迟速远近,而要以不能免也。天下苟不免于用兵,而用之不以渐,使民于安乐无事之中,一旦出身而蹈死地,则其为患必有不测。故曰:天下之民,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臣所谓大患也。
(取材于苏轼《进策·策别》)
注释:【1】策:向皇帝陈述政见、进献谋略的一种文体。【2】先王:指古代夏商周时期的帝王。【3】钝眊(mào):精力衰颓,眼睛昏花。
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致民田猎以讲武致:招致,聚集
B.卒有盗贼之警卒:士兵,军队
C.使其四体狃于寒暑之变狃:习惯,习以为常
D.一旦出身而蹈死地蹈:前往,奔赴
B卒:通“猝”突然。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B之:取独。代词。
相与:一道。
所以:用来。表原因。
而:转折。修饰。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
如果至今还不能及时采取措施,那么此后必将产生不可阻止的后果。
B.是以区区之禄山一出而乘之,四方之民兽奔鸟窜。
因此小小的安禄山在这样的形势下作乱,各地的百姓就像野兽飞鸟一样逃窜。
C.而士大夫亦未尝言兵,以为生事扰民,渐不可长。
士大夫们也不曾谈论军备,认为这是招惹事端,扰乱民心,苗头不可以助长。
D.所不可知者,有迟速远近,而要以不能免也。
所不能预知的情况是,他们索取钱财有时迟缓有时急迫,但只要索取就不能不给。
D
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是当下国家之患。
B.百姓习惯了安乐而不讲习武事,致使安史之乱产生了本不应有的巨大破坏力。
C.作者将王公贵人比喻成安定太平的社会,而用农夫小民喻指动荡混乱的社会。
D.作者根据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推断,认为宋朝和西夏、辽国的战争不可避免。
C
10.苏轼在第三段中说“天下之势,譬如一身”,将国家形势比成人的躯体。请具体说明第三段对此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6分)
答案示例:
①以人的躯体喻指国家形势,总结人们熟知的生活现象:王公贵人谨慎地安养自己但却常被疾病折磨,农夫小民长久地勤苦劳作而却未曾有任何疾病。
②在对比论证基础上,得出结论:善养身体的人,要经常锻炼四肢,习惯于冷热变化,身体才能结实健壮。
③阐明军备之事不能被废弃的道理:太平时期也要居安思危,要教民习武,让他们直面战斗之事。
(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文言文参考译文:
当下百姓的隐患,在于只注重眼前的安全而不虑及将来的危险,已习惯于安逸享乐而难以忍受辛劳磨炼。这种隐患带来的祸害不会在当今体现出来,但在将来一定会出现。针对这种情况,如果至今还不能及时采取措施,那么此后必将产生不可阻止的后果。
先前的时候,古代帝王深知军备不能被废弃的道理,因此虽然天下太平无事,他们也不敢忘记讲习兵事。秋冬季的空闲时间,他们聚集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名著阅读《红岩》分章节阅读指导笔记.docx
- 2025年北京市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分析之一:多文本阅读.docx
- 2025年高二语文早读材料第3周(课本知识+成语积累+作文素材+时评).docx
- 2025年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文背诵篇目.docx
- 2025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注释版).docx
- 2025年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归纳.docx
- 2026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历年真题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一)含答案解析.docx
- 2026年高考语文备考之文言文实词120个相关联的成语.docx
- 2026年高考作文备考训练:成熟之路上,共情社交的光芒不灭.docx
- 2026年高考作文备考训练之题目解析及范文:事与愿违,是否还坚持.docx
- 2025年景区电动观光车安全性能评估与分析报告.docx
- 茶饮新品牌2025年市场扩张与品牌战略研究报告.docx
- ZARA快时尚供应链2025年智能化仓储物流系统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城市通信基站建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分析报告.docx
- 新能源电动叉车租赁信息化系统优化与升级报告.docx
- 基于2025年智能制造背景下的企业质量管控策略研究报告.docx
- 人工智能在小学英语课堂互动中的应用与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生作业量与学习效率的关系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地理野外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地理学科教学策略创新与资源开发改革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工业互联网赋能离散制造业供应链协同:供应链重构与优化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