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第一部分 模块四 专题(十一)  生态系统及其保护.docx

14 第一部分 模块四 专题(十一)  生态系统及其保护.docx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Arabic1/NUMPAGES\*Arabic1

专题(十一)生态系统及其保护

1.据同化作用类型确认生态系统功能类群

2.能量在各营养级间流动的过程

(1)能量流动的模型

(2)“拼图法”分析能量流动的过程

提醒:①计算能量传递效率时,以“营养级”为单位,而不是个体或种群,并且是“同化量”之间,而非“摄入量”或“储存量”。②某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包括该营养级遗体残骸中的能量和下一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③有些分解者可为消费者提供能量,如蘑菇可为人提供能量,蚯蚓可为鸡提供能量等,但分解者不可为生产者提供能量。

3.碳循环常见模型解读

4.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5.运用结构与功能观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6.环境污染的成因及后果归纳

7.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8.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1.(2024·江西卷)假设某个稳定生态系统只存在一条食物链。研究人员调查了一段时间内这条食物链上其中4种生物的相关指标(如表,表中“—”表示该处数据省略)。根据表中数据,判断这4种生物在食物链中的排序,正确的是()

流经生物

的能量(kJ)

生物体内镉

浓度(μg/g)

生物承受的捕食压力指数(一般情况下,数值越大,生物被捕食的压力越大)

0.03

15.64

0.08

1.60×106

1.05

2.13×108

A.④③①② B.④②①③

C.①③②④ D.④①②③

D[根据流经生物的能量判断④的营养级低,③的营养级高;根据生物体内镉浓度判断①的营养级低,②的营养级高;根据①承受的捕食压力指数大于③,判断①的营养级低,③的营养级高。结合选项判断D正确。]

2.(2024·广东卷)松树受到松叶蜂幼虫攻击时,会释放植物信息素,吸引寄生蜂将卵产入松叶蜂幼虫体内,寄生蜂卵孵化后以松叶蜂幼虫为食。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该过程中松树释放的信息应是化学信息

B.3种生物凭借该信息素相互联系形成食物链

C.松树和寄生蜂的种间关系属于原始合作

D.该信息有利于维持松林群落的平衡与稳定

B[松树释放植物信息素吸引寄生蜂,植物信息素属于化学信息,A正确;松叶蜂幼虫攻击松树不需要凭借该信息,B错误;寄生蜂将卵产入松叶蜂幼虫体内,寄生蜂卵孵化后以松叶蜂幼虫为食,从而减少松树受到攻击,松树受到松叶蜂幼虫攻击时,会释放植物信息素,吸引寄生蜂将卵产入松叶蜂幼虫体内,两者相互合作,彼此分开也能生存,属于原始合作关系,C正确;通过该信息的调节使得松树、松叶蜂、寄生蜂维持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松林群落的平衡与稳定,D正确。]

3.(2024·广东卷)“碳汇渔业”,又称“不投饵渔业”,是指充分发挥生物碳汇功能,通过收获水产品直接或间接减少CO2的渔业生产活动,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践行“大食物观”的举措之一。下列生产活动属于“碳汇渔业”的是()

A.开发海洋牧场,发展深海渔业

B.建设大坝鱼道,保障鱼类洄游

C.控制无序捕捞,实施长江禁渔

D.增加饵料投放,提高渔业产量

A[开发海洋牧场,发展深海渔业可获取水产品且不需要投饵,属于“碳汇渔业”,A符合题意;建设大坝鱼道,保障鱼类洄游、控制无序捕捞,实施长江禁渔,均没有收获水产品,不属于“碳汇渔业”,B、C不符合题意;增加饵料投放,不符合“不投饵渔业”,不属于“碳汇渔业”,D不符合题意。]

判断与表达

(1)浮游动物摄食藻类、细菌和有机碎屑,属于消费者。(2023·广东卷T13)

(×)

提示:浮游动物摄食藻类,同时又摄食细菌和有机碎屑,属于消费者和分解者。

(2)同种动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可能属于不同营养级。(2023·全国甲卷T5) (√)

(3)菌渣作为农作物的肥料可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2021·北京卷T11) (×)

提示:能量只能单向流动不能循环利用。

(4)如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乙生态系统中种群类型数量的影响。则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经历次生演替过程。(经典高考题) (√)

(5)赤潮和水华的发生与人类活动造成海水富营养化有关。(2020·海南卷T9) (×)

提示:赤潮的发生与海水富营养化有关,水华的发生与淡水富营养化有关。

(6)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易地保护,是保护绿孔雀的有效措施。(2020·山东卷T10) (×)

提示: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是保护绿孔雀的有效措施。

(7)防护林建设应选择本地种,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2023·辽宁卷T5) (×)

提示:防护林建设应选择本地种,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

(8)现发现一种水鸟主要在某湖区的浅水和泥滩中栖息,以湖区的某些植物为其主要的食物来源。湖区的植物、水鸟、细菌等生物成分和无机环境构成了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狼牙雨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