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学检验》课件——广州管圆线虫致病诊断与流行防治.pptxVIP

《寄生虫学检验》课件——广州管圆线虫致病诊断与流行防治.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州管圆线虫致病诊断与流行防治《寄生虫学检验》

/KNOWLEDGE知识回顾1.广州管圆线虫的形态2.广州管圆线虫的生活史

/CONTENTS目录1PARTONE致病性2PARTTWO实验室检查3PARTTHREE流行4PARTFOUR防治

致病性01ParasitologicalExaminationPARTONE

致病性人食入未熟的螺,蛞蝓,虾,蜗牛,螃蟹(含第Ⅲ期幼虫)感染期幼虫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或脑膜炎。特征:脑积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升高。穿肠壁随血流

致病性(一)致病机制幼虫在体内移行,通过肠壁、肝脏、肺、脑引起一系列机械性损伤、炎症反应、分泌物、脱落产物毒性作用,最严重的是侵犯中枢神经。

致病性(一)致病机制潜伏期最短1天,最长27天,平均为10.25天。幼虫侵犯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或脑膜炎。以脑脊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升高为特征。除大脑和脑膜外,病变还可波及小脑、脑干和脊髓。主要病理改变为充血、出血、脑组织损伤及肉芽肿性炎症反应。

致病性(一)致病机制突出的症状为急性剧烈头痛或脑膜脑炎表现,其次为颈项强直,可伴有颈部运动疼痛、恶心、呕吐、低度或中度发热。头痛一般为胀裂性乃至不能忍受,初为间歇性,以后发作渐频或发作期延长,止痛药仅能对45%病例有短时间缓解。头痛部位多发生在枕部和双颞部。临床病例中,多数患者有发热伴神经系统异常表现:视觉损害、缓慢进行性感觉中枢损害、眼外直肌瘫痪和面瘫、无定位的四肢软弱。

实验室检查02ParasitologicalExaminationPARTTWO

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从脑脊液、眼内或其他部位检出第四期、第五期幼虫或发育期成虫皆可确诊,但检出率不高。

实验室检查免疫学检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金标法检测血或脑脊液的抗体或循环抗原呈阳性。

实验室检查其他检查嗜酸性粒细胞的百分比(超过10%)和绝对值增高。01.血常规检查

实验室检查其他检查脑脊液压力增高,嗜酸细胞增多,蛋白、糖、氯化物可轻度增高或正常。极少数可找到虫体。02.脑脊液检查

实验室检查其他检查头颅MRI表现多种多样,脑、脊髓内多发长条形影或结节状强化病灶和软脑膜强化。03.影像学检查

流行03ParasitologicalExaminationPARTTHREE

流行本病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太平洋岛屿、日本和美国。我国见于台湾、香港、广东、浙江、福建、海南、天津、黑龙江、辽宁、湖南等地,多数呈散在分布。目前全世界已有3000多病例报道,其中台湾省有300多例。在中国大陆,1979年首次在广州报道了1疑似病例,1984年在1例患儿脑积液中查获了幼虫,从而确立了中国内地的首例病人。

2006年在北京市发生的广州管圆线虫病暴发中,从6月24日发现首例病人至9月24日,北京市各医院共确诊160例病人,其中138系因食凉拌福寿螺肉所致,此次本病暴发成为北京市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

流行(一)传染源本虫可寄生在十几种哺乳动物,包括啮齿类、犬类、猫类等,其中主要是鼠类;台湾省褐家鼠感染率为8%~71%,广州为2.8%,温州为26%。本病患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因人是广州管圆线虫的非正常宿主,该虫很少能在人体肺血管内发育为成虫,位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幼虫不能离开人体继续发育。鼠类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染源。

流行(二)中间宿主和转续宿主广东省褐云玛瑙螺的感染率为33.83%,每只螺最多含13565条幼虫;云南河口为37.65%;海南为1.85%~95.74%,最高1只螺含13726条幼虫。温州地区水田和河中福寿螺密度很高,且此螺的感染率达69.4%,每只螺最多含720条幼虫;在福州,福寿螺的感染率为42%,每只螺最多含8754条幼虫。50余种。在我国发现的中间宿主主要有褐云玛瑙螺和福寿螺等。

流行(二)中间宿主和转续宿主本虫的中间宿主和转续宿主除可供人食用外,还经常出没于房前屋后、庭院、花园、甚至厨房、卫生间等潮湿地方,本虫的幼虫有可能在这些动物活动过的地方随其分泌的粘液遗留在各处。婴幼儿可因在地上爬玩或完弄这些动物而感染,成人也可通过这种方式感染。

流行(三)主要经口感染01.生食或半生食螺类、鱼、虾、蟹等爆炒或麻辣福寿螺、凉拌螺肉等为本病暴发的主要原因;

流行(三)主要经口感染02用螺类喂养家禽或加工螺类的人员;幼虫污染手或食物:03陆地蜗牛或蛞蝓爬过蔬菜时含幼虫的分泌物可能粘在蔬菜上;生食蔬菜:

流行(三)主要经口感染2006-9-23福州出现了一例广州管圆线虫感染者。该患者由于想

文档评论(0)

青柠职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从业10年,专注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实训室建设等。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