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7 文言文对比阅读(诗词+文言文)(解析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docxVIP

专题17 文言文对比阅读(诗词+文言文)(解析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docx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17文言文对比阅读(诗词+文言文)

(23-24七年级上·江苏苏州·期末)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咏雪

吴均

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

萦空①如雾转,凝阶②似花积。

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

零泪无人道,相思空何益,

【注】①萦:萦绕、飘动。②凝阶:凝结于台阶。

【链接】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世说新语·咏雪》)

【乙】

撒盐空中,此米雪也。柳絮因风起,此鹅毛雪也。然当时皆以道韫之语为工。予谓诗云:“如彼雨雪,先集维霰”③,霰即所谓米雪耳。乃知谢氏二句,当各有谓,固未可优劣论也。

(摘自[宋]陈善《世说新语笺疏》)

【注】③如彼雨雪,先集维霰:像下雪一样,先集下的只是雪珠。

【丙】

彤云密布,朔风凛凛号空;惨雾重浸,大雪纷纷盖地。真个是六出花,片片飞琼;千林树,株株带玉。须臾积粉,顷刻成盐。白鹦歌失素④,皓鹤羽毛同,平添吴楚千江水,压倒东南几树梅。却便似战退玉龙三百万,果然如败鳞残甲满天飞。

(摘自[明]吴承恩《西游记》)

【注】④失素:素,白色。形容鸟的白羽毛与雪相比,显得并不洁白。

1.请展开想象描绘吴均《咏雪》诗中第二联的画面。

2.如果用“柳絮”或“盐”来形容吴均笔下的雪,你认为可以吗?试说明理由。

3.结合【链接】材料,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陈善在【乙】文中所持的观点。

4.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出正确的选项。

加点词

常用义项

选项

(1)未若柳絮因风起

A.于是????B.因为??????C.趁、乘

(2)固未可优劣论也

A.本来????B.坚固??????C.一定

(3)朔风凛凛号空

A.号令????B.宣称??????C.呼叫

(4)须臾积粉

A.胡须????B.一会儿????C.忽然

5.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当时皆以道韫之语为工。

(2)彤云密布。

6.【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写雪景,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案】1.微风中细小的雪花像雾一般在空中飘舞旋转,慢慢的在台阶处凝结,好似落花堆积。2.示例l:可以用“柳絮”来形容吴均笔下空中的飘雪。诗中第二句中有“细雪”二字可见雪并不大用“柳絮”来形容能写出雪花姿态的轻盈。示例2:可以用“盐”来形容吴均笔下台阶处的积雪。诗中第四句中有“凝阶”二字,用“盐”来形容,能表现积雪像盐一样洁白而晶莹剔透的模样。3.陈善认为两人的诗各有千秋,是针对不同形态的雪所作的比拟,不能用优劣去评价。4.(1)C??(2)A??(3)C??(4)B5.(1)然而当时的人都认为谢道韫的话是精巧的。

(2)阴云布满天空。6.这句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写出大风扬雪的壮观。

【解析】1.本题考查描绘诗歌画面。

“萦空”二句写雪在空中、阶上之姿。这里的“转”为回环飘动之意。雪萦绕于空中如雾一样回转不定,这种状态唯“细雪”才能有。因其“细”,故能“蒙空”,似乎久飘不下;因其“细”,故迷朦“如雾”。“凝阶”与“蒙空”相对,但见“蒙空”,但见阶上之雪凝积如花,而不见其飘落。这与“下帘隙”不同。诗人立于帘下,见帘边之雪,故知从帘隙落下。

示例:萦绕空中的雾气如同舞动的轻纱,飘逸而迷离;而凝聚在台阶上的花朵,又仿佛是时间凝结的痕迹,静静地积累着岁月的沉淀。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认为哪个更贴切都可,结合理解谈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一:“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这些诗句描绘了雪花飘落的细腻景象,以及它们在空中飞舞和落在地上的美丽。柳絮,作为春天里特有的景象,轻盈而飘逸,与雪花在空中飞舞的形态相似。因此,用柳絮来形容吴均笔下的雪,可以突出雪花的轻盈和柔美。

示例二:盐,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品,其颗粒细小而均匀。用盐来形容雪,可以突出雪花的洁白和纯净。在吴均的诗中,雪花落在地上的景象,就像细盐一样洁白无瑕,这种比喻既贴切又形象。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

链接材料中,胡儿说“撒盐空中”,谢道韫说的“柳絮因风起”,然后公“大笑乐”,对二人的回答感到满意。乙文中结合“予谓诗云:‘如彼雨雪,先集维霰’,霰即所谓米雪耳。乃知谢氏二句,当各有谓,固末可优劣论也”可知,作者在自己写完诗句后,对谢朗和谢道韫的诗句表示肯定,并表示认为像盐是下小雪的时候,像鹅毛是下大雪的时候,两种比喻都很贴切,并认为不分优劣。

4.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不如比作柳絮乘风而起,满天飞舞。因:趁着。故选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鹏城九九李老头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虽枯木老朽,仍血气方刚,自嘲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也......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5月3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