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02 化学与传统文化-备战2022年高考化学阶段性新题精选专项特训(原卷版).docxVIP

专项02 化学与传统文化-备战2022年高考化学阶段性新题精选专项特训(原卷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而优·教有方

PAGE

PAGE1

备战2022年高考化学阶段性新题精选专项特训(全国卷)

专项二化学与传统文化

1.(2022·贵州毕节·二模)明代宋应星著《天工开物》记载:“凡铜供世用,出山与出炉止有赤铜。以炉甘石或倭铅掺和,转色为黄铜,以砒霜等药制炼为白铜;矾、硝等药制炼为青铜;广锡掺和为响铜;倭铅和写为铸铜。初质则一味红铜而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青铜的硬度大于纯铜

B.黄铜为铜铅合金,制造锣类乐器一般用黄铜

C.在炉甘石(主要成分ZnCO3)上滴加稀盐酸有气体放出

D.CuSO4·5H2O失去结晶水变为CuSO4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2.(2022·广东·珠海市第二中学模拟预测)2021年西安白鹿原江村考古发现汉文帝霸陵。下列发掘出土的文物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选项

A

B

C

D

文物

名称

筒瓦及瓦当

车轮及车马器

铜滴漏

金饰小件

3.(2022·广西柳州·二模)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下列古代文献涉及的化学知识,对其说明错误的是

A.《本草纲目》中“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利用到蒸馏

B.《本草经集注》记载区分硝石()和朴消()方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这是古人利用焰色反应鉴别物质

C.《格物粗谈》有这样的记载:“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文中的“气”是指乙烯

D.《梦溪笔谈》载:“高奴县出脂水,燃之如麻,但烟甚浓,所述“脂水”就是现在的地沟油

4.(2022·重庆·一模)“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其中的“剪烛”就是剪去烧焦的烛芯,下列有关烛芯的说法正确的是

A.烛芯是由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制成的 B.烛芯是由光导纤维制成的

C.烛芯是由耐高温的碳化硅制成的 D.烛芯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5.(2022·安徽·淮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一模)铅霜(醋酸铅)又称为铅糖,《本草纲目》中记载:“以铅打成线,穿成串,瓦盆盛生醋,以串横盆中离醋三寸,仍以瓦盆覆之,置阴处,候生霜刷下,仍合住。”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铅霜有甜味,属于强电解质 B.铅打成线可加快铅霜的生成速率

C.制备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D.制备过程利用了醋酸的挥发性

6.(2022·辽宁大连·模拟预测)《邛州府志》载:“在州治西南八十里有火井。蜀都赋:火星荧于幽泉,高焰煽于天陲。注曰:欲出其火,先以家火投之。须臾焰出,以竹筒盛之,其火无灰。井有水、火,取井火煮水,一斛得盐五斗。家火煮之则盐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火井中可扩散出大量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CH4

B.竹筒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和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

C.“取井火煮水”是燃烧天然气加热食盐水进行蒸发结晶

D.天然气现代常作为化工原料用于合成氨和生产甲醇

7.(2022·重庆·一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涉及了很多化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神农本草经》中“石胆…能化铁为铜、成金银”描述的是湿法炼铜

B.《本草纲目拾遗》中对强水的记载:“性最猛烈,能蚀五金。”强水为强电解质

C.“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中涉及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D.刘长卿诗云“水声冰下咽,砂路雪中平”,固态冰转化为液态水需要吸热

8.(2022·全国·模拟预测)《考工记》记载,湅丝时,古人将丝帛用草木灰水沾湿后,涂上蛤灰,加水浸泡,除去蚕丝中的油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 B.丝帛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C.草木灰和蛤灰反应生成了强碱 D.湅丝时发生了水解反应

9.(2021·山东日照·模拟预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凡铁分生熟,出炉未炒则生,既炒则熟”中的“炒”为氧化除碳过程

B.“凡石灰经火焚,火力到后,烧酥石性,置于风中久自吹化成粉”中的“粉”为CaO

C.“凡播种先以稻麦稿包浸数日,俟其生芽撒于田中…”中“稻麦稿”主要成分为多糖

D.“凡火药,硫为纯阳,硝为纯阴,此乾坤幻出神物也”中的“硝”指的是硝酸钾

10.(2021·海南·模拟预测)元末陶宗仪《辍耕录》中记载:“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为纸,熔硫磺涂木片顶端分许,名日发烛……,盖以发火及代灯烛用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将松木削薄为纸片状有助于发火和燃烧

B.“发烛”发火和燃烧利用了物质的可燃性

C.“发烛”发火和燃烧伴随不同形式的能量转化

D.硫磺是“发烛”发火和燃烧反应的催化剂

11.(2020·全国·模拟预测)古诗词、谚语等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有关解读或描述错误的是

选项

传统文化

化学角度解读或描述

A

东风扑酒香,吹醒殊乡愁

“香”主要因为美酒含有酯类物质

B

司南之构(勺),投之于地,其柢(勺柄)指南”

司南中“杓的材质为Fe3O4

C

《医学入门》记载提纯铜绿的方法:“水洗净

文档评论(0)

150****123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