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登泰山记》教学设计-中职高二语文(高教版2024拓展模块上册).pdf

5.2《登泰山记》教学设计-中职高二语文(高教版2024拓展模块上册).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2《登泰山记》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对精品诗文的整体把握能力,能知人论世、理通思路、领悟文旨。

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作者托物言志的写法,引导学生认识作者反对束缚人才、追求个性

解放的积极意义。

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学生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攀登的品格。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体会语言精炼、用词生动、修辞巧妙等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赏析“泰山日出”景物描写片断。

三、教学设想

《登泰山记》是一篇山水游记,叙述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全文不到五百

字,却充分展示了雪后登山的别样情趣。文章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

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人们对泰山的向往,感受泰山的

壮美。在阅读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要在读通、读懂的基础上,梳理文章的行文脉络。体会文

章善于取舍,将小细节与大印象结合,描写、叙事简洁明快的特点。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探究法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

六、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泰山,毗邻孔孟之乡,被列为“高山仰止”的中华五岳之首,早就成了中华民族的一种象

征。泰山情结与民族的血脉融为一体,代代相传。历代封建帝王把泰山当作神的化身,常常登

山封禅,给它加上许多封号,并到处建庙塑神,刻石题字,加上泰山本身风景优美,因而成为

游览胜地,历代文人留下了许多记游的作品。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清代散文家姚鼐的《登

泰山记》,看看他是如何来为我们描绘泰山的优美风光。

二、预习检测

1.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

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

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正如李志敏评价:“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

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

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

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

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

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

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

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

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枯木怪石图卷》

等。

2.背景资料

乾隆三十九年(1774),姚鼐“以病归、养双亲”为名,告归故里。道经泰安与挚友泰安

知府朱孝纯(字子颍)于此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傍晚同上泰山山顶,第二天即除夕五更时分至日

观峰的日观亭,观赏日出,写下了这篇游记。有种说法是姚鼐此行是因病辞官,但他特意写文

章讲述自己如何踩着齐膝深的大雪登泰山,这哪里有生病的样子?他辞官是主动的选择,官场

不符合他的理想,他说过:君子如果志向不得施展,就不如从容进退,免于遭遇耻辱。他这次

也不是要去做隐士,姚鼐的计划是用教学和著述来实现自己的责任。登山之后,他就开始讲学

和著作生活了。所以,姚鼐这次登山,没有什么对生命的茫然和矛盾,而是满怀摆脱羁绊的愉

悦,掺杂了儒家君子的笃定和跃跃欲试的壮志。我们要注意:他这此的目的地泰山。泰山代表

的是儒家精神。对儒家信徒来说,登泰山本身就是一个追随孔子的仪式。

3.文体知识

游记,古代游记作为古代散文文体的一种,前人多把它归入“杂记体”中。它是模山范水、

专门记游的文章,以描绘山川自然、风景名胜为内容,写旅途的见闻和对大自然风光之美的感

受。一般是作者先描写自然景色,然后再生发感慨,如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有的则采用

“议—叙—议”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如有问题,请于后台留言联系上传者解决,如文档无法编辑,课件中音视频无法播放等。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16111057000017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