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圆线虫病疾病详解.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疾病名:类圆线虫病

英文名:strongyloidiasis缩写:

别名:

疾病代码:ICD:B78

概述:类圆线虫病(strongyloidiasis)是粪类圆线虫(Strongyloidesstercoralis)寄生于人体所致的感染性疾病。病原体主要感染人体,亦可寄生于猫、狗等动物。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包括我国)均有本病的分布。据WHO估计,全球七十多个国家有粪类圆线虫感染的报道,受感染的人数超过5000万人。多数为慢性无症状感染,弥漫性(侵及肠道外各脏器)重型病例则常危及生命。

流行病学:本病的分布与钩虫病相似,但感染率较低。我国东起台湾,西至甘肃,南及海南,北至辽宁,均有本病的报道。感染率自0.03%至2.0%,亦有达11%者。由于本病不易在粪便中找到虫卵,主要是检出幼虫,故感染率受检查方法的影响。感染类圆线虫的人和猫、狗等,均可作为本病的传染源。主要感染途径是经皮肤黏膜。以青壮年农民感染者为多。

病因:粪类圆线虫最早是Normand(1876)从越南一名患慢性腹泻的法国士兵粪便中检出,曾命名为Anguillulastercoralis。经许多学者悉心研究,已明确了粪类圆线虫的形态、生态及致病性。

1.形态粪类圆线虫营两个生活期,寄生期(parasiticstage)和自生期(auto-livingstage)。寄生期只有雌虫,行孤雌生殖,自生期则有雌有雄。

寄生期雌虫(parasiticfemale)长2.2~2.5mm,宽0.03~0.05mm,有漏斗状口腔,圆筒形长食管(占体长的1/3~2/5)。尾端尖锐,肛门位于其前腹面。阴门在中后1/3体长处之腹面。体内有卵巢、输卵管、子宫与阴道及阴门相连。虫卵壳薄而透明,产出后70μm×43μm,可迅速发育为幼虫而孵化(5~6h),除腹泻严重或服泻药者外,通常不易在粪便中找到虫卵。

自生期的雌雄成虫均较寄生期的雌虫为小。食管亦短,呈双球状。雄虫(auto-livingmale)0.7mm×(0.035~0.05)mm,有棕色交合刺两个,引带相连。雌虫1.0mm×0.05mm,尾尖,阴门开口于体中部,虫卵与寄生期者相似。

2

2.生活史寄生期雌虫主要寄生在小肠(尤其十二指肠),亦偶可见于大肠、胆管、胰管、肺、泌尿道、食管等处。在黏膜深处产卵,迅速孵化为杆状蚴而至肠腔,该蚴在肠腔内发育,增大变长,随粪排出,在土壤中发育,蜕皮(molt)变成具感染性的丝状蚴。丝状蚴在适当的机会侵入人体皮肤或黏膜,进入血流至肺。经气管、咽部、食管、胃而进入肠道。在黏膜内发育为雌虫(人体内周期约l7天)。有的杆状蚴在排出人体之前即蜕皮成为丝状蚴,直接侵入肠黏膜或肛门皮肤而引起自身感染。若寄生期的杆状蚴到达体外,不发育为丝状蚴而发育为自生期的雌虫与雄虫,则参与自生期的生活环。自生期的雌雄成虫交配产卵,孵化为杆状蚴,再蜕皮变为成虫……周而复始营自生生活。在条件不利时,自可变为丝状蚴而感染人体,进入寄生期(图1)。

3

发病机制:粪类圆线虫的致病性是虫体对肠黏膜的损伤刺激和宿主的炎性反应以及消化道细菌麇集于虫体所致溃疡灶等三种因素构成。肠道黏膜病灶可分为卡他性、水肿性及溃疡性,以卡他性肠炎最常见。由于自身感染较多,病变就随之增加,出现水肿及溃疡,溃疡边缘可有肉芽肿形成或纤维化。重症患者的胃和结肠亦可受累。结肠溃疡为多发性。有慢性消耗性疾病者、免疫功能低下者和长期使用激素等免疫抑制疗法的患者,常诱发丝状蚴播散至全身各脏器,产生弥漫性类圆线虫病,出现多器官损伤。

临床表现:约2/3的感染患者无症状,据报道有感染本虫40年而无症状者。本

4

病的显性表现,轻重不一。

1.幼虫(juvenile)移行症状为最常见的早期表现,66%~84%患者在臀部肛门周围或其他感染部位出现斑丘疹或匐行疹,约5%患者有肺部浸润引起的咳嗽、哮喘、低热或过敏性肺炎。仅极个别患者出现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如呼吸困难、发绀、咯血和并发细菌性支气管肺炎等。

2.消化道症状中度和重度患者常有腹痛、腹泻、呕吐、厌食或便秘。腹痛部位不一,通常为上腹部烧灼感或绞痛,有时与溃疡病或急腹症相混淆。腹泻常为水泻或稀便,可出现血性黏液性腹泻。有的发生麻痹性肠梗阻、腹胀及电解质紊乱、脱水、循环衰竭等。

3.其他随着侵犯器官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症状,如脑膜炎、尿路感染等。有的患者由于虫体代谢产物或虫体的崩解而引起发热、全身不适、烦躁、抑郁、失眠等神经衰弱综合征。有的并发细菌或真菌性败血症。当患者处于免疫功能低下时,例如艾滋病患者,类圆线虫可引起

文档评论(0)

医疗护理精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级卫生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医疗护理文档创作

领域认证 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中级卫生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