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适度性解析
?
?
摘要:收入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把“双刃剑”,适度的收入差距能够调动人们生产的积极性,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反之不适度的收入差距则会妨碍人们积极性的发挥,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阻力。根据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整体分析,现阶段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经超出了适度的区间,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论文关键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适度性
一、城乡收入差距适度性的判定及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适度性
1.城乡收入差距适度性的判定
国际上通常以基尼系数为标准,将收入差距分为适度的收入差距和不适度的收入差距。按照国际惯例,当基尼系数在0.2—0.4之间,特别是在0.3—0.4之间时收入差距是适度的。而当基尼系数在0.2以下或0.4以上时收入差距是不适度的。基尼系数在0.2以下意味着收入分配过于平均。在此种状态下,人们处于竞争与活力缺乏的状态中,这不利于人们积极性的调动和国民经济效率的提高。而基尼系数在0.4以上则又意味着收入分配过于悬殊,将产生严重的社会负面效应。收入差距的适度性原则同样适用于城乡之间,但是因为城乡收入差距的衡量用得最多的是城乡收入差距指数。因此一般用城乡收入差距指数即城乡人均收入比率来说明城乡收入差距的适度性。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发表的1995年36个国家的资料,绝大多数国家的城乡人均收入比率都小于1.6,只有3个国家的比率超过2。据此,许多学者视城乡收入指数在1.5—2之间为城乡收入差距适度的警戒线。
2.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适度性
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指数从2000年到2004年一直处于2.5左右的水平。按照国际上通用的评判指标来看,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非常之大,早就越过了国际警戒线。然而事实上由于各国的情况千差万别,同一水平的城乡收入差距指数在不同发展阶段和同一时期的不同国家所蕴涵的意义不同,对应的社会经济现象和后果有很大区别。我国国土面积幅员辽阔,农业人口众多,地域条件千差万别,所以在探讨我国收入差距的适度性时就不能盲目地套用国际惯例。而应该具体分析城乡收入差距与国家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关系。适度的城乡收入差距水平应当与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相适应,既能支持或促进国家经济的持续高效发展,又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进步。根据这一标准,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情况,我们可以初步判断: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指数在2—2.5之间是适度的。城乡收入差距指数超过2.5意味着城乡收入差距过大,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低速徘徊,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城乡收入差距指数在2002年后甚至达到了3以上。不适度的城乡收入差距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障碍,威胁着社会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超过适度区间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1.影响粮食生产安全,不利于农业基础地位的加强
现阶段我国过大的城乡收入差距,使农业生产滑坡,农业基础地位不稳。2004年中共中央政治局3月29日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指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高度重视并大力发展农业,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战略思想。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因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作为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吃饭问题必须主要依靠我们自己来解决。农业基础是否巩固,关系到十几亿人生存的粮食安全问题。但目前我国农业基础地位面临严峻的挑战,粮食生产总量徘徊不前。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粮食总产量1996年为50453万吨,以后各年均在50000万吨左右徘徊,2000年降为46217万吨,2004年我国粮食产量虽然恢复到了46946万吨,但还不能满足需求。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都是为了交换而生产,生产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取得更大的收益,作为粮食生产主体的农民也毫不例外。不断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不仅会使贫困农户无力提供对农业生产的投资,而且因为人们对农业生产的预期急剧下降,有能力投资的农户也不愿意投资于农业生产。他们不但会减少对农业生产的投入,转而把准备对农业的投入用于其它能获取较高收益的产业,还有可能把已有的对农业的投入抽出来投向其他产业。不断扩大的城乡差距极大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使农民仅仅把耕地作为最大的福利保障,不愿在农业种植上花过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使农业生产陷入“低收入——低投入——低产出——低收入……”的恶性循环之中。城乡收入差距的过大,直接危及农业的健康发展,不利于农业基础地位的加强和粮食生产的安全。
2.影响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整个经济的恶性循环
收入差距本身是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一种必然结果,但过大的收入差距会影响经济效率的提高,成为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障碍。因为农村与农业的发展需要城市与工业的扶持;城市与工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农村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