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8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和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

课时8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和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知·课标;主干知识?精要排查;易混·曝光台

明朝内阁的地位

明朝内阁地位不断上升,但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链接·选择性必修1·第5课】

(2)明朝官员的选拔与管理;2.明朝的对外关系

(1)海上交通:郑和下西洋

①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概况:先后七次远航,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____________和

红海沿岸。

③评价: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__________,但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

(2)沿海形势:明中期的倭患

①明朝前期倭寇袭扰,明廷派遣________等人平倭。

②16世纪中期,________人获得在濠镜澳(今澳门)的租住权。

③明朝末年,西班牙被______击败,退出台湾。;3.内陆边疆;4.明清易代:1644年,明朝被________的农民起义军推翻。清军进入山海关,进占并

迁都北京,逐渐确立了在全国的统治。

二、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1.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1)“康乾盛世”: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间,出现鼎盛局面,政局稳定,经济繁荣,

疆域开拓并巩固。;(2)君主专制的发展;教材·再开发

结合必修教材第14课“史料阅读”(乾隆帝曾就康雍乾三朝君主乾纲独断的政治传统作出总结),思考:概述清朝为“乾纲独断”,在统治上所采取的重大举措。

提示:推行奏折制度,强化对官僚机构的控制;雍正帝时增设军机处,官员在皇帝直接监督下工作,内阁只负责处理一般文书;频繁制造文字狱,严控思想文化。

;2.官员的考核与监察

(1)选拔: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

(2)考核:实行__________,包括三年一次的______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

(3)监察:将六科并入都察院,停止派御史巡按各省,但都察院监察百官的职能没

有改变。;3.明清时期的地方行政治理

(1)明朝:明初废行中书省,其权力由__________、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割;后来,

朝廷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逐渐总揽一省之权。

(2)清朝:承明制,巡抚成为一省长官。

(3)明清时期,形成____________三级行政制度。;4.疆域的奠定

(1)开拓和巩固边疆的活动;西

北;(2)因地制宜的统治措施;(3)清朝的疆域;5.统治危机的初显

(1)出现:康乾盛世后期,清朝统治已出现由盛转衰的迹象。嘉庆???道光时期衰象更为明显。

(2)表现;概念·拓视野

朝贡贸易

(1)它是中国政府与海外诸国官方的朝贡和赏赐关系。(2)其特点是:①由官府控制,私人和民间组织禁止参与;②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③目的不是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主题探究?精准突破;【探·史料】

1.史料解史——明清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动

史料一明朝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臣备员六年,百凡(全部)皆奉圣断,分毫不敢欺负,部务尽听主者,分毫不敢与闻。”

——摘编自《明神宗实录》

【思考1】根据史料一,归纳叶向高评论内阁的观点。

提示:阁臣只是顾问,不是宰相;一旦阁臣与君权、部权发生冲突,往往是阁臣落败;内阁对君权、部权都很尊重,一切都听命于皇帝。;史料二世宗时,因西北用兵,设立军机处,后遂相沿未撤。从此以后,机要的事务,都归军机,唯寻常本章,乃归内阁。军机处之权,就超出内阁之上了。六部长官,都满汉并置。而吏、户、兵、刑四部,尚、侍之上,又有管部大臣,以致互相牵制,事权不一。

——吕思勉《中国简史》

【思考2】据史料二,指出清朝中枢机关的特点。

提示:军机处与内阁并置;军机处参与决策,内阁成为文书机关;中枢长官满汉并置;机构重叠,事权不一。;2.史家说史——明清时期中央集权的加强

史料总督、巡抚在明代制度下还尚好,因其必有事才派出此等官,并且都带一个都御史的衔。这就是说,由中央政府都察院的都御史临时派到地方去办事,所办是总督、巡抚等事。譬如倭寇来了,沿海地方没有总其成的人,就派一个总督或巡抚去,这是临时的。过几年,事情平定了,这官仍旧回中央,机关也撤销了。但一到清代,总督、巡抚又变成永久的,在布政使(藩台)、按察使(臬台)上面再加总督、巡抚,地方行政就愈来愈坏了。我们现在再从历史演变源头上说来,汉时由刺史变成为牧,以及唐代之十道观察使,这些都是由监察官变成地方行政长官的。只有节度使才是军事长官变成行政长官,然而还是意在开边对外的。明清两代之总督、巡抚,则是意在对内防乱,不在对外开边。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思考】根据史料,指出明清时期督抚制演变的特点。

提示:督抚由临时委派到永久存在;由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帮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中小学教学,教案PPT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