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

课时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知·课标;主干知识?精要排查;2.标志:开国大典。

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1)破旧: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______________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

人民的历史,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2)立新: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__________

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3)对世界: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史识·巧图解

过渡时期;二、人民政权的巩固;措施;教材·再开发

阅读教材第26课“历史纵横”(“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分析“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的实质和历史作用。

提示:实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争夺市场领导权的斗争。作用:稳定了物价、市场,使人民政府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使人民政府在经济上站住了脚跟,巩固了新生政权。;三、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________”“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

(1)建交高潮: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第一次建交高潮,取消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

(2)参加日内瓦会议;(3)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4)参加亚非会议;概念·拓视野

求同存异

(1)同:有相同的历史遭遇,都受过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掠夺和统治;有共同维护独立,谋求发展的愿望。

(2)异:是指与会国家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存在差异。;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1.基本经济制度;2.基本的政治制度

(1)颁布宪法:1954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一部______________的

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2)政治制度:__________________是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和政治协商制度、______________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链接·选择性必修1·第3课】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政治制度);【链接·选择性必修1·第13课】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3.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革命、

______________的指导思想。

史识·巧图解

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体系;主题探究?精准突破;【探·史料】

1.史料??史——新中国的成立

史料有人主张,中国现代史从1919年开始,一直延续下来。这种主张不仅模糊了社会性质的不同,也掩盖了1949年这个时间的极端重要性。还有人主张,中国现代史从1911年辛亥革命开始。这种主张貌似重视辛亥革命,却忽视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较之辛亥革命具有更为重大的历史意义。

——《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分期问题》

【思考】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将1949年作为中国现代史的开端比另外两个时间作为现代史开端更准确”。;提示:①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而1911年的辛亥革命和1919年的五四运动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②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而1911年辛亥革命和1919年的五四运动都还属于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③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建立起了共和国,而1911年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君主专制的政体,但没有真正建立起民主共和政体。;2.史家说史——新中国政权的巩固

史料新中国成立初期,物价飞涨。政府依靠国营经济的力量和老区农民的支持,与投机资本作斗争。规定人民币是唯一合法货币,取缔非法的金融投机活动,组织粮食等重要物资的调运和集中。这些措施使物价迅速下跌,同时国营经济初步取得了稳定市场的主动权。为了根本解决物价问题,人民政府集中全国财政收入到中央,统一全国物资、现金调度。政府还采取紧缩编制、加强税收、节约开支等措施,使国家财政收入迅速增加,支出相对减少。自1950年3月以后,财政收支接近平衡,物价也更趋于稳定。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思考】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之初控制物价措施的特点。

提示:经济与行政手段相结合;应急与根本措施相结合;全国统筹管控;多项经济手段配合。;【阐·史论】

1.历史解释——人民政权的巩固

(1)人民政权巩固的首要任务是消灭旧的封建势力:①新中国成立后,继续追歼国民党在大陆的残余军队,并镇压隐藏的反革命分子;②新中国掀起了土地改革运动,根除了封建地主势力。

(2)帝国主义势力也是威胁人民政权的重要因素: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采取了敌视中国的政策,新中国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彻底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②抗美援朝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巩固了人民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帮手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中小学教学,教案PPT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