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_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件】(27页).pptxVIP

第16课_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件】(27页).ppt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一建筑与文学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

学习目标

1.了解《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科技著作和《三国志

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牡丹亭》等文学、戏剧作品,了解明长城和北京城的建筑特点,理解科技文化成就与时代背景之间的内在联系。

2.列表归纳明朝科技成就,提高比较分析能力;识读《明长城示意图》

《明朝北京城平面图》等地图、图片,提高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品读《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文学作品,提升历史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3.通过对三位科学家事迹的介绍,探究他们取得杰出成就的原因,培养

刻苦学习、勤于思索、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品质;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激发阅读文学名著的愿望。

李时珍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记录上干万字札记,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

草纲目》。。全书约190万字,记载药物

1800多种,比前人所记多370多种。收录药方11000多个,比前人所收录药方多4倍。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

人物名片

姓名:李时珍

身份:杰出医药学家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

在世界医药学占有重要地位,被称为”东方医学巨典”。

17世纪初传入日本和朝鲜,以后又陆续翻译成多种文字。

载药365种,所论药物适应病症能达170多种。

正文20卷,实际载药850种,《药图》25卷,《图经》7卷。

载药1500多种,记述了药物形态、真伪、炮制和具体用法等

儿古四只□口古口载药1800多种、药方11000多个、药物形态图1100多幅W4*P=9/分平方详介药物产地、形色、气味及其主要疗效。

记载了药物1800种,收录药万11000多个,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

内容

《神农本草经》

《唐本草》

(证尖本草

壹:明朝的科技—医学

汉朝

唐朝

LL

經四贤心,岸,明入。佛事

》本草新器》青黄味苦瓶寒

基基色拜深青其菜微似商束

青前

华佗

东汉华佗

“麻沸散”“五禽戏”

外科

鼻祖

孙药王

东汉张仲

《伤寒杂病论》

明李时珍

《本草纲目》

列举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医药学成就?

战国扁鹊

四诊法

药圣

医圣

李时环体

中深

4

宋应星自幼聪明强记,并

考中举人。后来连续6次会试不第。45岁后转而探求科学工艺之术。

清朝建立后,他过起隐居生活,虽贫困但拒不出仕。宋应星一生致力于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学考察和研究,编写了《天工开物》一书。

人物名片

姓名:宋应星

身份:科学家

年代:明朝末期

代表作:《天工开物》

天工

巧夺天工

开物

通晓万物的道理

传到国外,被译成日文、法文、德文等多种文字,被誉为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

天工開物

治丝图灌溉图挖煤图

浪華書林营生堂耀

南塘先生校訂平里※

炼水银图

纺车图

明朝时的中国处于农业社会。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家的根本,中国自古就有“士农工商,以农为本”的观念,这一编排体现了作者的重农的思想。

材料研读:

宋应星在《天工开物》的序言中说:“卷分前后,乃丶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他在书里把谷物类放在前面,而把珠玉类置于最后。

想一想:他为什么要这样编排呢?

内容:《农政全书》也是有关国计民生的科技名著,作者是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全书60卷,约70万字,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

种植、牧养、制造、荒政等大类。《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人物名片

姓名:徐光启

身份:科学家

年代:明朝末期

代表作:《农政全书》

地位: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壹:明朝的科技—科技

想一想这三本科技名著有哪些共同点呢?

共同特点:

依原西

製第堂具t激察整

1.修筑目的:

为了防御匈奴南侵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人生风雪客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如果有遇到文件不清或断篇的或者需要转换文件格式的情况请联系我,会在第一时间帮你完成完整的文档。文档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本人将尽快予以删除,谢谢啦。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