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庭中有奇树》等四首-教学设计.docx

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庭中有奇树》等四首-教学设计.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初中语文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庭中有奇树》等四首

教科书

书名:初中语文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2.引导学生结合时代环境和具体诗句,体会普通百姓的艰难生活以及诗人的志向和追求。

3.带领学生了解时代环境对诗歌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结合时代环境和具体诗句,体会普通百姓的艰难生活以及诗人的志向和追求。

教学难点:

带领学生了解时代环境对诗歌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

教学过程

学习情境

校文学社的同学们正在探讨一个话题,就是时代环境和诗歌创作的关系。八年级的小语同学认为:不少诗人正是因为亲历了国破家亡、山河易主的巨大劫难,所以化悲痛为力量,创作出了不朽的作品,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她想以八年级上册课本中的《庭中有奇树》《龟虽寿》《赠从弟(其二)》《梁甫行》四首古诗来论证她的观点,并邀请你和她一起完成这个任务。

时代背景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狼烟四起,灵帝驾崩,宦官当权,董卓进京,挟持幼帝,诸侯割据,群雄逐鹿!这是一个兵荒马乱、颠沛流离的时代。这是一个豪杰并起、英雄辈出的时代。

诵读体会

教师给出示范朗读,学生把握诗歌的字音、节奏和情感,并尝试朗诵体会。

品读诗歌

任务一:以诗为据,何为“不幸”

在乱世之中,普通百姓的处境异常艰难,极为不幸。请同学们选择相关诗歌,结合诗句说说你的发现。

教师以《庭中有奇树》为例引导学生品析《梁甫行》,得出结论:离愁别恨、无家可归皆是不幸。

任务二:以诗为据,“幸”在何处

1.“苦难出志士,也出诗人。”《龟虽寿》和《赠从弟(其二)》中就有两个志士形象,请结合具体诗句说说你的理解。

教师以《龟虽寿》为例引导学生品析《赠从弟(其二)》,得出结论:自强不息、本性坚贞皆是幸。

2.苦难不幸的现实让人警醒、昂扬坚定的精神亦令人振奋。不仅如此,这四首诗歌的艺术成就在诗歌的发展和流变中也不可小觑。

教师出示《古诗十九首》和建安文学的艺术成就,帮助学生理解时代环境对诗歌发展的积极作用。

任务三:比较梳理,“幸”与“不幸”

请同学们根据表格,比较梳理这四首诗歌所体现的“幸”与“不幸”。

教师呈现表格,并进行总结。

篇目

不幸

《庭中有奇树》

离愁别恨

进取精神和坚贞本性;

五言诗的发展成熟、建安文学的产生与革新

《龟虽寿》

戎马一生

《赠从弟(其二)》

屡遭磨折

《梁甫行》

无家可归

总结:在乱世的大背景下,深闺中的思妇有着无法言说的离愁别恨;曹操征战沙场,戎马一生;刘桢及其堂弟,屡遭磨折;曹植及其笔下的下层人民颠沛流离,无家可归,凡此种种,皆为不幸;可在这不幸之中我们又看到了(ppt点)乱世中仍然不灭的进取精神和坚贞本性,以及五言诗的发展成熟、建安文学的产生与革新。这些乃是不幸中的万幸。所以小语同学的观点“国家不幸诗家幸”有其合理性。

五、课后任务

1.请你熟读并背诵这四首诗歌。

2.如果你支持小语同学的观点,那么请你再找寻其他的诗歌作品,并借助深入的解读来更有力地论证观点。

3.如果你不支持小语同学的观点,那么请你表明自己的观点,并找寻相关的诗歌,通过深入的解读来有力地论证观点。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 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