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讲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上)-2024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融会贯通讲练课件(必修与选必修融合版).pptx

第37讲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上)-2024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融会贯通讲练课件(必修与选必修融合版).pptx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5世纪的世界地图16世纪的世界地图;四年高频考点整理;;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过程。;;;合作探究2:不同的社会势力;(一)人口迁移;(一)人口迁移;(一)人口迁移;(二)物种交换;选必二·第1单元·第2课

新航路开辟前物种交流的特点

1.交流范围有限,集中在亚、非、欧洲之间,在邻近地区或各大洲内部进行;

2.交流物种较少,存在少量跨洲的食物物种交流;

3.以丝绸之路作为交流的主要路线。

推动了新旧世界联系的因素

1.新航路的开辟,美洲的发现;

2.欧洲早期殖民扩张;

3.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出现及扩展。;选必二·第1单元·第2课

一、美洲物种的外传

1.概况:

(1)物种: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辣椒、南瓜等;

(2)传播路径: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由西班牙和葡萄牙人从美洲带到欧洲,后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洲。

2.玉米、马铃薯、甘薯(粮食作物)的外传:

(1)传入欧洲:

①玉米:16世纪作为观赏植物传入——16世纪中叶起在南欧广泛种植——17世纪传遍欧洲各国。

②马铃薯:16世纪作为观赏植物传入——16世纪末作为食物开始在欧洲推广。

③甘薯:在欧洲传播缓慢。;选必二·第1单元·第2课

一、美洲物种的外传

2.玉米、马铃薯、甘薯(粮食作物)的外传:

(2)传入中国:

①玉米:明朝时,通过多种途径(西北、西南、东南沿海)传入中国;清朝前期,全国各地多有种植;鸦片战争前,已遍布全国。

②马铃薯和甘薯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与玉米相似。

玉米、甘薯在我国得到迅速传播的原因:

1.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进行殖民扩张;

2.国际贸易的发展,商人的引种、推广;

3.人民自发种植与政府重视推广;

4.产量丰富,对气候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2022·山东·高考真题)如图为世界物种交流过程中两种作物的传播路线示意图,两种作物是

A.小麦、玉米 B.玉米、水稻 C.小麦、甘蔗 D.水稻、甘蔗;【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白色箭头所代表的的农作物以西???北非为中心,向其他大洲传播,结合所学可知,小麦是人类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小麦原产于北非或者西亚;黑色箭头所代表的的农作物以东南亚和印度地区为中心,向其他地区传播,结合所学可知,甘蔗原产地可能是新几内亚或印度,后来传播到南洋群岛。C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玉米的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进而向其他地区传播,与图示传播起源地不符,排除AB项;水稻起源于中国和印度,与与图示传播起源地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选必二·第1单元·第2课

一、美洲物种的外传

2.番茄、辣椒(蔬菜作物)的外传:

(1)番茄的外传

①传入欧洲:最初作为观赏植物传入——18世纪中叶开始作食用栽培——18世纪末欧洲培育新品种传回美洲。

②传入中国:明万历年间作为观赏植物引入——清光绪年间作为食用蔬菜种植。

(2)辣椒的外传

①欧洲:15世纪末传入西班牙—16世纪传到英国等欧洲国家。

②中国:明朝传入,被称为“番椒”。;选必二·第1单元·第2课

二、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

1.概况:

(1)农作物:①粮食:小麦、大麦、水稻;②水果:苹果、葡萄、甜橙、柠檬;③蔬菜:黄瓜、豌豆;④经济作物:甘蔗、咖啡等;

(2)禽兽:鸡、牛、驴、马、猪、羊等。

2.小麦和水稻的推广(对美洲人的社会生活影响最大):

(1)小麦:由欧洲移民带到美洲,后迅速推广,成为美洲主要粮食作物;

(2)水稻:18世纪中期,水稻成为北美第二大农作物,产量仅次于小麦。

3.禽畜在美洲的推广——影响:改变动物群落,推动农业发展,形成独特的美洲文化。;选必二·第1单元·第2课

三、食物物种交流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

(1)范围的全球性;

(2)交流的双向性;

(3)欧洲的主导性;

(4)内容的丰富性;

(5)结果的双重性(积极和消极);

(6)时间的长期性;

(7)影响的深远性。

2.影响

(1)提高全球粮食产量,使世界人口激增。

(2)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和食物结构,丰富人们食物种类。

(3)推动世界不同地区之间以及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4)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二)物种交换;传染病给美洲和大洋洲的原住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传染病的打击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印第安人的社会文化,很多幸存下来的印第安人开始认为,他们信仰的神不再守护他们,于是他们转而寻求欧洲人的神的保护:信奉基督教。欧洲人在入侵美洲时也受到了本土病毒的侵袭,但他们也在当地找到了治疗的药物。总之,除了枪炮在欧洲人征服美洲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他们携带的病原体也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传染病造成的原住民大量死亡,导致了原有社会的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辅之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法律书籍、案列评析、合同PDF、医学电子书、教学设计、课件、钢琴谱。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2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