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精品教案3(自主探究型).docVIP

《戊戌变法》精品教案3(自主探究型).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5

主备人所在学校及姓名

审核人所在学校及姓名

课题

第6课戊戌变法

课型

新授课

1课时

课程标准

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

重难点

教学重点

公车上书与百日维新。

教学难点

理解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学习目标

掌握戊戌变法的背景、时间、过程、结果、代表人物、历史意义;

能解释维新变法人士的进步立场,激发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一、查学诊断:

复习甲午中日战争相关知识

二、示标导入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单凭引进外国器物已不足以挽救民族危亡。于是,谋求制度的变革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戊戌变法就是制度变革的一次尝试。这次变法是怎么发动起来的?变革的内容有哪些?它的历史命运又是怎样的呢?

设计意图:使学生理解国难当头敢为天下先的责任意识

三、导学施教

(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1.时间:1895年春

2.原因:《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

3.领导人:康有为和梁启超。

4.目的(内容):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

5.在位皇帝:光绪帝

6、经过: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联合各省1300多名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

7.意义:揭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8.宣传维新思想:组织学会,创办报刊,《时务报》、《国闻报》

名称

地点

强学会

北京

上海强学会

上海

南学会

长沙

农学会

广州

兴儒会

瑞安(浙江)

励学斋

西安

蜀学会

成都

9.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严复。

注:严复——《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拓展延伸:上述学会和报刊主要宣传了什么观点?产生了什么影响?

以变法图存为宗旨,猛烈抨击封建顽固派的因循保守。宣传君主立宪,资本主义改良思想。

促进了革命力量的汇聚融合,也使得中国的文化市场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二)百日维新

1.时间:1898年6月——9月(103天)。

2.目的:变法救国,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3.开始标志:1898年6月11日,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4.内容:

内容

作用

政治方面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人参与政治

经济方面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文化方面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有利于西学传播

军事方面

裁剪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5.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捕杀维新人士。

6.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

7.性质: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8.作用: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教师:谭嗣同的死值得吗?

学生活动:1:不值得,是因为逃走后还可保存实力继续斗争,不应该做这样的牺牲。

学生活动:2:值得,是因为谭嗣同用他的献身精神激励后人继续斗争。

教师活动:一百多年前,谭嗣同为变法血染菜市口,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表现了爱国志士们为了国家进步不惜牺牲生命的英雄气概。沧海浮生,岁月如潮,谭嗣同在时间里轮回,我们会永远铭记。

设计意图:(情感升华,激励学生为民族的振兴而奋斗)

四、练测促学:

教师活动:

1.梁启超说:“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大梦唤醒”的表现是?(?)

A.地主阶级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掀起洋务运动。?

B.各地人民的反清斗争风起云涌?

C.甲午战败,清政府被迫割地、赔款?

D.资产阶级开始领导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2.右图所示机构是北京大学的前身,该机构设立于(?)

A.洋务运动期间B.百日维新中

C.辛亥革命中D.新文化运动中?

学生活动:自主完成练习

设计意图:对本堂课的基础内容进行检测

五、拓展延伸:

作业布置:练习册的习题,预习第7课

教师活动:

材料研读:根据材料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教训。

材料一:变法遭到守旧势力的强烈抵制和反对,除慈禧控制的朝廷外,各省督抚大多持观望态度。

材料二:变法形势危急时,维新派势单力薄,只好把希望寄托在袁世凯的身上,结果被袁世凯出卖。

材料三:当慈禧太后把光绪帝囚禁后,他无奈感慨:“朕虽有改革之心,却毫无实权,朕就是一个傀儡呀!”

材料四: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是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当变法曲终人散之时,广大人民群众对此很漠然,好多人不知道具体情况。

戊戌变法运动失败的原因:

1.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势力强大;

2.袁世凯的出卖;

3.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

4.没有发动人民群众;

5.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根本原因)

教训:它证

文档评论(0)

crsky204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