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明朝的对外关系》优质学案3
【学习目标】
1.掌握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时间、到达地区及意义等相关史实。
2.知道戚继光抗倭的基本史实,正确评价戚继光。
3.知道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的史实。
4.认识郑和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学习戚继光的爱国主义精神。
学习重点:郑和下西洋
学习难点:戚继光抗倭的基本史实
第一步:巩固基础
一、郑和下西洋
1、条件:15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国力雄厚。
2、目的:提高???????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3、时间:从1405年到???????年,郑和七次下西洋,规模之浩大,在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
4、到达地区: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东海岸和???????沿岸。
5、影响: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与???????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二、戚继光抗倭
6、倭寇:元末明初,???????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时人称为“???????”。
7、戚继光统领的军队,由于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能征善战,被人们称为“???????”。
8、1561年,倭寇大举侵犯浙江,戚继光率军英勇作战,在???????九战九捷,平定浙东倭患。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9、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年,???????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第二步:共同探究
你认为郑和远航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明政府的支持;造船技术的发达;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指南针在远洋航海中的广泛运用;
郑和个人吃苦耐劳的英雄气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平外交政策等。
第三步: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郑和七下西洋的船队最多时由200多艘不同用途、不同船型的远洋海船组成,随行人员27000多人,规模宏大。明朝之所以能实现大规模航海,其最主要的原因是明朝()
A.海上交通发达 B.前期国力强盛
C.指南针用于航海 D.造船技术发达
2.《明史·郑和传》记载:“成祖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材料反映了明成祖命令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
A.进行海外殖民,掠夺财富
B.收复台湾
C.宣扬明朝的富强和国威
D.加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3.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有一些地名、庙宇是以“三宝”(郑和小名“三宝”)命名的,如泰国有“三宝塔寺”“三宝城”,马来西亚有“三宝镇”,爪哇有“三宝庙”“三宝洞”,新加坡有“三宝山”等。从上述材料中可以推断出的最合理的结论是()
A.这些国家和地区对郑和充满着爱戴和敬意
B.郑和威名远播,四方拜服,对其奉若神明
C.郑和下西洋最远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D.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落后,特别喜欢宝藏
4.2020·佛山高明区期末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说:“15世纪初的明代,中国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这些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使用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材料意在说明郑和下西洋()
A.遇到各种艰难险阻,名垂青史
B.既有战争又有友好往来
C.促进了民间贸易的发展
D.是和平的,加强了中外友谊
5.据史料记载:明初,苏禄国(位于今菲律宾群岛)的国王来访,但在辞归途中不幸因病去世,明政府为他在德州北郊修建的陵墓和明代礼制所规定的亲王陵墓的规格大致相同。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苏禄王墓是中菲友谊的见证
B.明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遗迹反映了明朝的墓葬等级
D.明初加强与周边国家的联系
6.比较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和明朝郑和下西洋,其共同之处有()
①都体现了个人坚忍不拔的意志
②都是在国力强盛的情况下进行的
③都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④都刺激了西方对中国财富的向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戚继光曾赋诗明志:“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诗中的“危”指的是()
A.东南沿海倭患严重
B.新疆地区遭受侵略
C.东北地区遭到入侵
D.台湾被殖民者强占
8.“戚继光大力整顿军队……进行严格训练,操练新阵法。他又率军进入福建、广东地区,与其他抗倭将领一起带领广大军民与倭寇激战,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据材料可知,戚继光抗倭胜利的原因是()
A.灵活的战术,坚强的意志
B.军队训练有素,协同作战
C.倭寇十分软弱,不堪一击
D.卓越的才能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