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dominantpolycystickidneydisease,ADPKD)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遗传异质性疾病,包括多囊肾病1型(polycystickidneydiseasetype1,PKD1)[OMIM173900]与多囊肾病2型(polycystickidneydiseasetype2,PKD2)[OMIM613095]。ADPKD的发病率约为1/1000~1/400,80岁患者外显率可达100%。60岁以上的患者中约有50%发展为终末期肾病(end-stagerenaldisease,ESRD),源于ADPKD的ESRD发生率约为(6.45~7.49)/10万人,约占ESRD的4%~10%。该病多有明显的家族史,其致病基因?PKD1?(polycystin1)[OMIM601313]与?PKD2?(polycystin2)[OMIM173910]分别定位于16p13.3与4q22.1,两基因的突变均可导致ADPKD的发生。此外,尚有少数病例未检测到?PKD1?与?PKD2?基因突变,可能存在其他致病位点(polycystickidneydiseasetype3,PKD3)[OMIM600666]。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的诊疗通常包括以下环节:
1.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学特征及遗传家族史。
2.查体时重点关注有无高血压、腰部压痛、腹壁疝、眼睑下垂及肾功能不全等表现。
3.对疑诊患者进行肾功能检测、肝肾B超检查或肾脏及头部的CT检查或脑血管造影,以确定多囊肾病的临床诊断。
4.告知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的遗传病理及基因诊断流程,知情同意后进行致病基因突变检测。
5.向患者解释基因检测结果,并进行遗传咨询。
6.对病因诊断明确并有生育要求的家系进行产前诊断,根据结果进行遗传咨询。
7.根据患者病情制订治疗方案。
临床关键点
1.双侧肾脏多发性囊肿是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的特征性体征。
2.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的临床诊断须进行B超等影像学检查。
3.影像学检查或基因检测是确诊该病的两个重要手段。
4.疾病遗传病理是制定基因检测流程的基础。
5.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应在此基础上进行遗传咨询。
6.无有效的病因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
7.产前诊断是唯一有效的预防途径,明确病因诊断是进行产前诊断的前提。
8.对于先证者没有获得病因诊断,但临床诊断明确的家系,可以选择连锁分析的方法进行产前诊断,孕妇应该充分知情该方法的局限性。
临床病例
患者,男,26岁,因“体检时B超发现双肾多发性囊肿,怀疑罹患多囊肾病”来遗传门诊就诊。初步病史采集如下:
患者体健,营养状况良好,智力正常。否认慢性疾病及原因不明疾病。患者在工厂从事装配工作,近3年来自觉劳累时易出现腰部肿胀不适。否认曾出现突发性腰痛及尿色异常,否认高血压史及水肿史,否认肝区疼痛及肝炎病史;否认双亲近亲结婚;患者有1个24岁的妹妹,未进行过B超检查,否认出现过上述症状,已婚并生育了1个儿子;患者父亲已51岁,曾于22年前因突发性腰痛伴肉眼血尿就诊于肾脏内科,检查发现双肾多发性囊肿占位,被诊断为“成人型多囊肾病”,现罹患高血压,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爷爷于60岁前死亡,据称与肾病有关,具体不详。查体:无贫血貌,体温正常,脉搏正常,血压115/85mmHg;心肺无特殊,腹部柔软平坦,未扪及肿块,无压痛及反跳痛;双肾区无明显叩痛,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血常规未见贫血;尿常规未提示血尿,蛋白尿阴性,尿渗透压测定未见特殊;肾功能检测提示血尿素氮4.6mmol/L,血肌酐112.5μmol/L,血尿素6.2mmol/L,血尿酸276μmol/L;B超显示双肾有较多暗区,肝脏有1个囊肿。
【问题1】根据上述门诊资料,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思路1?:患者存在双肾多发性囊肿及肝囊肿,患者的父亲有比较确定的多囊肾病史,因此在排除双亲近亲结婚后,应首先考虑“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的诊断。在该病的早期,患者可能不伴高血压、肾脏出血、感染及肾功能异常等临床表现。
知识点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
1.ADPKD家族史阳性患者的临床诊断依据①在体检中发现肾脏或肝脏增大等高度提示患有ADPKD;②高血压、二尖瓣脱垂或腹壁疝等对ADPKD的诊断有提示作用;③B超等影像学检查与遗传学检查可提供确切的诊断依据。
2.ADPKD家族史阴性患者临床诊断的主要标准为现双侧肾脏多发性囊肿,次要标准为①多囊肝;②肾衰竭;③腹壁疝;④心脏瓣膜病变;⑤胰腺囊肿;⑥脑动脉瘤;⑦精囊腺囊肿;⑧眼睑下垂。一项主要标准加三项次要标准可以诊断ADPKD。遗传学检查可提供病因诊断依据。
思路2?:ADPK
中西医结合高级讲师、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文档需要修改请直接站内联系。专业医学课件制作,医学教案,教学设计制作,医学相关写作与发表。
文档评论(0)